酬刘书记见赠

独在西峰末,怜君和气多。

劳生同朽索,急景似倾波。

禅者行担锡,樵师语隔坡。

旱□生赤藓,古木架青萝。

石涧新蝉脱,茅檐旧燕窠。

篇章蒙见许,松月好相过。

思苦通真理,吟清合大和。

□□□□□,风起送渔歌。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深山之中,独自品味着自然景物的意境。首先,“独在西峰末”表明诗人身处偏远的高峰之末,环境清幽。接着,“怜君和气多”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这里的“和气”可能指朋友温和的性格或是给予诗人安慰的话语。

“劳生同朽索,急景似倾波”两句,则形象地描述了时光流逝的感叹。诗人将自己的生命比喻为即将枯萎的藤蔓,而眼前的风景则如同奔腾而去的波涛,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易逝和人生无常的哀婉。

“禅者行担锡,樵师语隔坡”描绘了山中禅者的宁静生活,以及与樵夫间偶尔的交流,这些景象都增加了诗中的自然氛围和哲思深度。

接下来的“旱□生赤藓,古木架青萝”则是对干涸之地上植物生命力顽强生长的描写,以及古老树木间缠绕着青苔的景象,这些都是对自然界不屈不挠精神的一种赞美。

“石涧新蝉脱,茅檐旧燕窠”则是对自然界更新换代的观察。蝉蜕脱壳而出,表示了生命的更新;而燕子重回旧巢,则隐含着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

“篇章蒙见许,松月好相过”一句,是对文学创作和美好时光的一种享受。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希望能与友人共赏月色,分享这份美好的愿望。

“思苦通真理,吟清合大和”则深化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和审美追求。他通过沉思苦难来领悟生命的真谛,并以清新的心境去融入宇宙之和谐。

最后,“风起送渔歌”则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一种向往。渔舟唱着歌曲,随风飘逸,体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自由漂泊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诗意画卷,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94)

李山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李员外厅

石砌蛩吟响,草堂人语稀。

道孤思绝唱,年长渐知非。

名利终成患,烟霞亦可依。

高丘松盖古,闲地药苗肥。

猿鸟啼嘉景,牛羊傍晚晖。

幽栖还自得,清啸坐忘机。

爱彼人深处,白云相伴归。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

幽居少人事,三径草不开。

隐几虚室静,闲云入坐来。

至道非内外,讵言才不才。

宝月当秋空,高洁无纤埃。

心灭百虑减,诗成万象回。

亦有吾庐在,寂寞旧山隈。

从容未归去,满地生青苔。

谢公寄我诗,清奇不可陪。

白云飞不尽,碧云欲成堆。

惊风出地户,虩虩似震雷。

吟哦山岳动,令人心胆摧。

思君览章句,还复如望梅。

慷慨追古意,旷望登高台。

何当陶渊明,远师劝倾杯。

流年将老来,华发自相催。

野寺连屏障,左右相裴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山中答刘书记寓怀

贵门多冠冕,日与荣辱并。

山中有独夫,笑傲出衰盛。

正直任天真,鬼神亦相敬。

之子贲丘园,户牖松萝映。

骨将槁木齐,心同止水净。

笔头指金波,座上横玉柄。

芙蓉出秋渚,绣段流清咏。

高古不称时,沈默岂相竞。

穷搜万籁息,危坐千峰静。

林僧继嘉唱,风前亦为幸。

形式: 古风

雨后过华岳庙

华山黑影霄崔嵬,金天□□门未开。

雨淋鬼火灭不灭,风送神香来不来。

墙外素钱飘似雪,殿前阴柏吼如雷。

知君暗宰人间事,休把苍生梦里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