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

幽居少人事,三径草不开。

隐几虚室静,闲云入坐来。

至道非内外,讵言才不才。

宝月当秋空,高洁无纤埃。

心灭百虑减,诗成万象回。

亦有吾庐在,寂寞旧山隈。

从容未归去,满地生青苔。

谢公寄我诗,清奇不可陪。

白云飞不尽,碧云欲成堆。

惊风出地户,虩虩似震雷。

吟哦山岳动,令人心胆摧。

思君览章句,还复如望梅。

慷慨追古意,旷望登高台。

何当陶渊明,远师劝倾杯。

流年将老来,华发自相催。

野寺连屏障,左右相裴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我独自居住,很少与人交往,小径上杂草丛生。
倚着几案,身处寂静的室内,闲散的云彩仿佛进入我的座位。
最高的道理超越内外之分,怎能仅以才能衡量一个人呢?
明亮的月亮悬在秋天的夜空,高洁无瑕,没有一丝尘埃。
心中摒弃忧虑,诗篇中展现出万物的景象。
我也有一座小屋,坐落在偏僻的山脚下,显得孤独而宁静。
我悠闲地还未离去,地面已长满了青苔。
谢公赠予我诗歌,其清新奇特难以匹敌。
白云飘荡不息,碧云堆积如山。
突然的狂风吹过门窗,声音颤抖如同雷鸣。
吟诵之声震动山岳,令人内心震撼。
思念你阅读我的篇章,就像期盼远方的梅子。
我豪情满怀,追寻古人的志向,登高远望。
何时能像陶渊明那样,畅饮以师法古人。
岁月匆匆,白发催人老去。
野寺环绕,我在其中徘徊,左右顾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的幽静生活和心境。开篇即以“幽居少人事,三径草不开”勾勒出一幅人迹罕至、自然回归的画面。“隐几虚室静,闲云入坐来”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山中获得的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安详。

“至道非内外,讵言才不才”表明诗人对文学创作持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是非的态度。接下来的“宝月当秋空,高洁无纤埃”则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将月亮比作纯洁无瑕的宝石,以此映衬诗人的心灵之清澈。

“心灭百虑减,诗成万象回”显示了诗人通过创作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亦有吾庐在,寂寞旧山隈"则是对自己隐居生活的一种肯定和眷恋。"从容未归去,满地生青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融入和对未来生命力的期待。

“谢公寄我诗,清奇不可陪”赞美了友人的诗歌,而“白云飞不尽,碧云欲成堆”则是对山中云景的一种描绘。"惊风出地户,虩虩似震雷"和“吟哦山岳动,令人心胆摧”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

“思君览章句,还复如望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慷慨追古意,旷望登高台"则是一种对往昔和远方美好的向往。而“何当陶渊明,远师劝倾杯”则是对古代隐士生活的一种向往。

“流年将老来,华发自相催”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飞逝、青春易逝的感慨。"野寺连屏障,左右相裴回"则是对山中寺庙环境的一种描写,最后以此画面结束全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界中的精神寄托与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

收录诗词(94)

李山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答刘书记寓怀

贵门多冠冕,日与荣辱并。

山中有独夫,笑傲出衰盛。

正直任天真,鬼神亦相敬。

之子贲丘园,户牖松萝映。

骨将槁木齐,心同止水净。

笔头指金波,座上横玉柄。

芙蓉出秋渚,绣段流清咏。

高古不称时,沈默岂相竞。

穷搜万籁息,危坐千峰静。

林僧继嘉唱,风前亦为幸。

形式: 古风

雨后过华岳庙

华山黑影霄崔嵬,金天□□门未开。

雨淋鬼火灭不灭,风送神香来不来。

墙外素钱飘似雪,殿前阴柏吼如雷。

知君暗宰人间事,休把苍生梦里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傍雨衣风冷渐匀,更凭青女事精神。

来时将得几多雁,到处愁他无限人。

能被绿杨深懊恼,谩偎黄菊送殷勤。

邹家不用偏吹律,到底荣枯也自均。

形式: 七言律诗

寒食二首(其一)

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

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