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客行逢日暮,结缆晚洲中。
戍楼因嵁险,村路入江穷。
水随云度黑,山带日归红。
遥怜一柱观,欲轻千里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夕阳西下时所见的景象和心境。客行逢日暮,表明诗人是一位旅者,在日落时分遇到了河岸边的晚洲;结缆晚洲中,则是说他将马匹拴在这个地方,准备过夜。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古代旅行者的生活场景。
戍楼因嵁险,村路入江穷,描写的是一个边塞之地的景象。戍楼指的是军事哨所,它因为地势险要而显得更加坚固;村路则是通向这片边远地区的道路,它们蜿蜒曲折,最终都汇入江中,显示出一种偏僻与幽深。
水随云度黑,山带日归红,是对景色的一种写实和抒情。水流随着天空中的云彩而显得深邃莫测,而远处的山峰则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片金红色的美丽。
遥怜一柱观,欲轻千里风,是诗人对远方某个地点的一种怀念和向往。"一柱观"可能是指一个突出的建筑物或是某种标志性的事物,而"欲轻千里风"则表现了诗人想要乘着风,轻松地跨越千山万水,抵达那遥远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心境。
不详
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后人并称为“阴何”
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
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
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
今来渐异昨,向晚判胜朝。
画桥长且曲,傍险复凭流。
写虹晴尚饮,图星昼不收。
跨波连断岸,接路上危楼。
栏高荷不及,池清影自浮。
何必横南渡,方复似牵牛。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日宫朝绝磬,月殿夕无扉。
网交双树叶,轮断七灯辉。
香尽奁犹馥,幡尘画渐微。
借问将何见,风气动天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