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待制兄题孔园芍药(其二)

绝胜河阳满县香,淡妆浓抺巧相望。

七言远逼能诗谢,万朵今闻好事黄。

绣幕罗帏云冉冉,风裳水佩日央央。

紫薇花底根株在,寂寞山城亦自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远远胜过河阳全城的香气,淡雅装扮与浓郁色彩相互映衬。
像谢灵运的七言诗般深远逼真,万千花朵此刻都因佳事而显黄色。
绣幕和罗帏轻柔如云,衣裳飘逸如风,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
即使在寂静的山城,紫薇花依然独自绽放芬芳。

注释

绝胜:远远超过。
河阳:古地名,这里泛指繁华之地。
满县香:全城香气四溢。
淡妆浓抺:比喻事物的对比鲜明,或形容女子妆容的淡雅与浓艳。
巧相望:巧妙地相互映衬。
七言远逼:用七言诗的形式描绘得生动逼真。
能诗谢:指擅长写诗的谢灵运。
好事黄:指花朵因佳节或喜事而显得更加鲜艳。
绣幕罗帏:精致的绣帷和罗帐。
云冉冉:轻盈如云的样子。
风裳水佩:形容衣裳轻薄如风,佩饰晶莹如水。
日央央:阳光灿烂。
紫薇花: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
寂寞山城:偏远寂静的城市。
亦自芳:依然独自散发出芬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花前月下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对比河阳满县之香,表达了自己对待制兄所题孔园芍药的赞美之情。"绝胜河阳满县香,淡妆浓抺巧相望"两句,不仅展示了芍药的独特芬芳,而且通过"淡妆浓抺"四字,传达了一种恰到好处、不露痕迹的美感。接下来的"七言远逼能诗谢,万朵今闻好事黄",则是说诗人在远处便能感受到芍药的香气,并借此向待制兄表达自己的谢意。

中间两句"绣幕罗帏云冉冉,风裳水佩日央央",描写了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以及在这阳光下的花朵轻摇生姿,仿佛穿着轻盈的衣饰,佩戴着细碎的玉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两句"紫薇花底根株在,寂寞山城亦自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悟。即使是在偏远的山城,即便是那寂寞无声之处,也有着独特的美丽存在。这不仅描绘了一种境界,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花香、自然景物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次韵待制兄题孔园芍药(其一)

红药开时春可怜,烂云明锦破晴烟。

雍容近侍千花右,绰约翻阶四户前。

不分柳条开白眼,直愁榆叶散青钱。

我来偶落东风后,只有鲛绡处处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次韵贲远归田(其二)

归去田园好,饥餐抵万钱。

愁从身外散,乐向酒中全。

蚕出柔桑绿,秧齐小麦鲜。

一廛何所寄,华发绕江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赵道夫待制放鱼之作

出门忽见鲤城市,脱尔宁捐一粒赀。

就使烹鲜真可口,谁能结网更临池。

斜风送浪回赪尾,浅水平沙走素鳍。

勿谓寰中底么魔,三生恩怨不能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徐持志见寄

绣衣归卧水云乡,湛辈犹怀岘首羊。

似我鹄乌忘白黑,知君牝牡失骊黄。

静中禅缚应超脱,别后词锋底激昂。

投老穷途各千里,不须留颖见锥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