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主人发兴在林泉,故凿方池翠竹边。
波动日光翻素壁,水涵云影倒青天。
蛙浮成字出复出,凫没有纹圆又圆。
却意盘翁初到此,共看杨柳碧丝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主人在林泉之间凿池赏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造诣。
"主人发兴在林泉,故凿方池翠竹边。"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幽静的环境,主人因兴致所至,在林间泉畔处凿出一片清水,以此作为赏玩自然之地。翠竹环绕,更添几分清逸。
"波动日光翻素壁,水涵云影倒青天。" 波光与日光的交织,以及水面承接天空的云影,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这两句通过对光线和水面的刻画,传达了一种动静结合、自然与人造和谐共存的意境。
"蛙浮成字出复出,凫没有纹圆又圆。" 这里的“蛙”可能指的是水面上的落叶或小船,而非真正的青蛙。它们在水面上自由漂浮,仿佛在进行一种自然而然的舞蹈。而“凫”则是对水鸟的一种描绣,它们在水面上的动态也被形容得活灵活现。
"却意盘翁初到此,共看杨柳碧丝悬。"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与主人共同来到这个地方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这里美丽景色的欣赏。杨柳如丝,碧绿依旧,是春天独有的风貌。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同时也体现出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不详
偶值忘形友,田间步晚晴。
四围山木合,一片夕阳明。
倚杖数归翮,隔溪闻唤声。
行来僧寺歇,又得问无生。
花时莫负此良辰,信杖閒行寂寞滨。
日入山头成鹤顶,风吹沙碛皱鱼鳞。
飞来白鹭全成雪,倒去枯松半树春。
似此江山孤绝处,故应著此苦吟人。
相逢海上不须归,两鸟天教一处飞。
何必盘中为子所,苟堪钓处是吾矶。
主人合让泉边屋,吟友来敲月下扉。
闻道山阳曾好隐,此回休道孟光非。
絮云初擘未成衣,笑踏青莎桥上归。
诗酒堪过春日永,莺花却恨海山稀。
竹间弄笛留人住,麦外游丝绊鸟飞。
满院东风不收拾,山僧何事苦相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