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其二)

别柳当马头,官槐如兔目。

欲将千里别,持我易斗粟。

南云北云空脉断,灵台经络悬春线。

青轩树转月满床,下国饥儿梦中见。

维尔之昆二十馀,年来持镜颇有须。

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

荒沟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蛴螬。

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号号。

形式: 古风

翻译

告别杨柳作为马头,官槐仿佛兔子的眼睛。
想要与你千里相别,只带少许斗粟作赠礼。
南方的云和北方的云空空相连,心灵的线索像春天的细线悬在半空。
青色的窗前,树木旋转,月光洒满床铺,饥饿的孩子在梦中见到这一切。
我的兄长二十多岁,近年来持镜发现自己已有胡须。
离家三年,如今境况如此,向王门求取米粮一事无成。
荒沟中的古水泛着寒光,如同利刃,庭院南边的柳树下有蛴螬出没。
河边的游子实在令人挂念,郊外原野的晚风吹来,哀号声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名为《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远去朋友深情怀念和不舍的诗篇。

"别柳当马头,官槐如兔目。欲将千里别,持我易斗粟。"

这里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离别之景。别离的场面宛如剪下的柳枝放在马头上,而官槐树则犹如兔目的警觉。千里之别,在这欲别的情境下,诗人所持的仅是一斗粟,表明分别时的无奈与悲凉。

"南云北云空脉断,灵台经络悬春线。"

这里通过对天气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哀伤。南云北云,代表了远方的距离,而灵台经络悬挂着春意,反映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青轩树转月满床,下国饥儿梦中见。"

诗中的“青轩”可能指的是宫殿或高楼,这里则是用来比喻诗人的居所。月光洒在床上,给人以静谧之感。而“下国”,通常指边远的地方,“饥儿”则暗示了生活的艰辛。梦中相见,是对远方朋友的一种精神慰藉。

"维尔之昆二十馀,年来持镜颇有须。"

诗人在这里流露出自己的感慨。自称“维尔之昆”,表明自己已是成熟之人,而“年来持镜颇有须”则透露了时光飞逝,岁月沧桑的无奈。

"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

这是对往日离别时的情形和现在状况的一种比较。辞家三年,即诗人离开家庭已久,而“今如此”则表达了对于现状的不满或感慨。索米王门可能是指求助于权贵而不得,反映出诗人在生活上的困顿。

"荒沟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蛴螬。"

这里通过对荒凉之地和古水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凄清与萧索的情感。而“庭南拱柳”,则可能是指诗人在家中的某个场景,这里的“蛴螬”则象征了时间的流逝。

"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号号。"

最后两句诗,是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怀念和不舍。江干,即河岸,幼客指的是年轻时在外漂泊的人。而“郊原晚吹”,则是指傍晚时分,在郊野中吹起的风声,这里的“悲号号”更增添了整首诗的情感色彩。

总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对朋友不舍之情的送别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哀伤,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怀念。

收录诗词(245)

李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字:长吉
  •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 生卒年: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相关古诗词

南山田中行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形式: 古风

南园

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

南山削秀蓝玉合,小雨归去飞凉云。

熟杏暖香梨叶老,草梢竹栅锁池痕。

郑公乡老开酒尊,坐汎楚奏吟招魂。

形式: 古风

客游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形式: 古风

宫娃歌

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

象口吹香毾㲪暖,七星挂城闻漏板。

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鸾帘额著霜痕。

啼蛄吊月钩栏下,屈膝铜铺锁阿甄。

梦入家门上沙渚,天河落处长洲路。

愿君光明如太阳,放妾骑鱼撇波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