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寺晓望同李南强僧迹删

精神与天阔,磅礴一为探。

昨夜蛟螭斗,寒烟不落潭。

渡无羊跨五,笑有虎溪三。

郁郁馀灵气,衣冠仍在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大通寺清晨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首句“精神与天阔,磅礴一为探”开篇即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将个人的情感与广阔的天空相融合,表达了对大自然磅礴气势的探索与向往。

接着,“昨夜蛟螭斗,寒烟不落潭”两句,通过想象中的蛟龙与螭兽争斗的场景,以及寒烟在潭面上飘散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暗示着自然界的动态与静谧并存之美。

“渡无羊跨五,笑有虎溪三”则运用了典故,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联系起来,通过“无羊跨五”和“虎溪三笑”的故事,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隐喻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关系。

最后,“郁郁馀灵气,衣冠仍在南”两句,以“郁郁”形容山林间的生机勃勃,暗含着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馀灵气”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神秘力量;“衣冠仍在南”则可能寓指文化传承或历史记忆,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情追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361)

梁以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八滩

石棱生万状,激水逆舟寒。

不出千寻岭,那知十八滩。

吾心殊弗险,世路未应难。

瓠叶歌来者,秋风隔岸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登吴城山亭望鄱阳湖

空阔一边白,秋光澹到天。

数声传信雁,几点渡湖船。

已久无龙斗,安知有蜃眠。

登临非独我,怀抱独茫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镇纸

久在虚窗用,狂风亦独任。

虽无百里命,真有托孤心。

轻薄非所贵,方棱不易寻。

洛阳抄赋后,珍重到于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香篆

寂莫此天地,微微香篆通。

尘空宵有月,窗静昼无风。

万绪閒愁外,三年独坐中。

成文看一线,飞去结鸿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