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九首(其四)

时清休唱太平歌,大冶红垆著一毛。

试向其中撮灰烬,亘天红焰已周遭。

形式: 偈颂 押[豪]韵

翻译

时局安定适合唱起太平歌
在大冶的红炉中,一根毫发也能显现

注释

时清:社会安宁。
休:停止。
太平歌:赞美和平的歌曲。
大冶:古代地名,这里指炼铁的地方。
红垆:炽热的炼铁炉。
著:显现。
一毛:比喻极小的事物。
撮:取、撮取。
灰烬:炼铁后的残渣。
亘天:遍布天空。
红焰:炽热的火焰。
周遭:周围。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颂古九首·其四》,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思岳。诗的内容寓言深刻,以时世安宁为背景,却暗示着潜在的危机。"时清休唱太平歌"表达了在表面上看似太平的时代,人们不应过于沉醉于歌舞升平之中。"大冶红垆著一毛"比喻社会犹如熔炉,即使是微小的火花("一毛")也可能引发巨大的变革或灾难。"试向其中撮灰烬"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微妙的平衡,暗示着看似平静之下隐藏着动荡的可能性。最后一句"亘天红焰已周遭"描绘出一旦爆发,火焰将席卷整个天空,寓意着局势的不可控和严重性。

整首诗通过象征手法,警示人们即使在和平时期也要保持警惕,勿忘潜在的风险,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8)

释思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七首(其五)

谁道霜风只一般,今年寒胜去年寒。

夜来得个真消息,无限鲇鱼上竹竿。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颂古九首(其六)

一句举扬宗旨事,法堂上草亦须荒。

回头却说人间话,大地山河常放光。

光未明,无有佛,三条椽下好商量。

岑大虫,岑大虫,澧州水,朗州峰。

形式: 偈颂

偈二首(其二)

二祖偿宿债,万法绝对待。

一心无挂碍,浮山有九带。

十方虚空圆陀陀,无量法门百杂碎。

若言其有,非内非外。若言其无,无在不在。

知与理冥,境与神会。如牛拽磨,似水打碓。

三千里外逢人东倒西■,十字街头遇贱则贵。

形式: 偈颂

偈二首(其一)

腊月初,岁云徂。黄河冻已合,深处有嘉鱼。

活鱍鱍,跳不脱,又不能相煦以湿相濡以沫。

惭愧菩萨摩诃萨,春风几时来。

解此黄河冻,令鱼化作龙,直透桃花浪。

会即便会,痴人面前且莫说梦。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