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张以道寒绿(其一)

领略一轩寒绿,扫除万种春红。

饱取披烟沐雨,全胜抹月批风。

形式: 六言诗 押[东]韵

翻译

欣赏那一片清冷的绿色
扫去所有繁花似火的春色

注释

一轩:一窗或一室。
寒绿:清冷的绿色,可能指冬日的翠竹或落叶。
万种:众多。
春红:春天的各种花朵,色彩鲜艳。
饱取:尽情享受。
披烟沐雨:经历风雨洗礼,烟雾和雨水。
全胜:更胜一筹,完全优于。
抹月批风:映照月光,承受清风,形容自然的洗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深的作品,名为《赋张以道寒绿其一》。从这短暂的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高洁情操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领略一轩寒绿”表明诗人站在一个高处或者宽阔的地方,远望那一片清凉而生机勃勃的翠绿。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涤。绿色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这里则更添了一份高洁之意。

“扫除万种春红”则是在强调诗人面对的自然景观,不仅仅是单一的颜色,更是一年四季中最为绚烂多彩的春天。春红不只是指花开得如火如荼的景象,也包含了春日里一切生机勃发的颜色。这句话传达了一种清扫杂念,只留下纯粹美好的意境。

“饱取披烟沐雨”一句,诗人似乎在用自己的感官去吸纳和享受大自然所赋予的一切。这里的“饱取”意味着尽情地、满足地获取;“披烟沐雨”则是指云雾缭绕中的细雨,这些都是自然界中最为柔和而又充满生机的元素。这一句诗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无微不至的观察与享受。

最后,“全胜抹月批风”则更是升华了诗人的情怀。这里的“全胜”意味着完全地、彻底地;“抹月”和“批风”都是在用力去描摹或是理解自然界中那些看不见但又强大无比的力量。月亮虽然看似温柔,但它控制着潮汐;风则无形却能卷起尘埃,吹动万物。这一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深层次理解与尊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以及对生命之美的深刻领悟。

收录诗词(205)

邓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张以道寒绿(其二)

百世东坡居士,千秋甫里先生。

近识南湖高隐,相望今古同情。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题巫山瞻华亭

崚嶒玉削三千丈,翠泼岚光冷相向。

风含太古云气长,变化溟濛纷万象。

阴晴一日具四时,天籁壑深虚自响。

神山娟妙擢群参,锦绣铺张献奇状。

蟠根积铁汇百川,龙矫蛟翻饶跌宕。

势连三楚此开国,故垒荒宫带溪瀼。

楼台井邑老风烟,环佩清闻驻仙仗。

竹林风味便读易,久与江山为辈行。

鸣弦馀暇豁心眼,戏著飞阑云雨上。

爽明自可达壅蔽,野获又何劳草创。

政和民气长似春,景迥心平过于掌。

征鸿明灭志何杳,黄鹄追随意尤放。

当年李杜经行处,太史银钩刻青嶂。

宝刀珠瑟出耕垦,曲水纤腰迷草莽。

牢盆古隶杂秦篆,飞动閒摹永平样。

珊瑚交柯炯不蚀,髣髴将军勋业壮。

英雄繁盛随流水,时有竹枝赓牧唱。

孔泉文物起骚经,国色明妃守孤尚。

我家峨眉紫翠间,为爱奇峰甘蒟酱。

秋风野水忆丝莼,击汰夷犹理烟榜。

形式: 古风

华盖山

日沈露下不胜寒,绝顶江南第一山。

脚底云平疑可步,身边月近似容攀。

诸天合在虚无际,清磬应闻缥缈间。

欲拚今宵不成寐,遇风高处著仙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槐林院二首(其二)

竹树参差合,川原远近分。

幡幡晴后见,钟磬夜中闻。

野碓閒春水,春桥冷度云。

庭空游客散,鸣鸟自呼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