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张骞传

采药不得根,寻河不得源。

此时虚白首,徒感武皇恩。

桑田未闻改,日月曾几昏。

仙骨若求得,垄头无新坟。

不见杜陵草,至今空自繁。

形式: 古风

翻译

采集草药却找不到根,寻找河流却找不到源头。
如今空有满头白发,只能徒然感慨武皇的恩德。
沧海桑田未曾改变,日月更迭却已多次昏暗。
如果能寻得仙骨,墓地边也不会有新的坟茔。
再也见不到杜陵的草木,它们至今依然茂盛繁多。

注释

采药:采集草药。
不得:找不到。
根:根源。
寻河:寻找河流。
虚白首:空有满头白发。
徒感:徒然感慨。
武皇:古代对皇帝的尊称。
桑田:比喻世事变迁。
日月:太阳和月亮。
曾几昏:多次昏暗。
仙骨:传说中的仙人之骨。
新坟:新的坟墓。
杜陵:古地名,与杜甫有关。
空自:独自。
繁:茂盛。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邵谒创作的,名为《览张骞传》。诗中充满了对历史英雄、壮举的怀念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采药不得根,寻河不得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探求古代英雄事迹时所感受到的困难与无奈,如同找不到药材的根本或者无法追溯到河流的起点。这些比喻显示了历史的深远和难以触及,诗人对此感到沉重。

"此时虚白首,徒感武皇恩"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感慨,头发已经斑白,自己也步入暮年,却只能空怀念古代帝王的恩泽。这反映出诗人对于自己未能在历史中留下痕迹的无奈。

"桑田未闻改,日月曾几昏" 这两句用了“桑田”这个典故,指的是时间久远到连桑树都变成了大田。这里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事件的隐秘。"日月曾几昏"则是对时光迅速流逝的一种感慨。

"仙骨若求得,垄头无新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遗骸的寻找,以及如果真的找到了,也只是在荒凉的山丘上再建一个坟墓。这反映出对历史人物尊崇和怀念之情。

"不见杜陵草,至今空自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名将如杜甫所留下的只剩下 草木的遗迹而感到悲凉。"至今空自繁"则是对自己无谓地追寻历史英雄事迹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张骞传记的咏叹,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时间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和复杂情怀,是一篇集历史回忆与个人抒情于一体的杰出作品。

收录诗词(37)

邵谒(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岭南五才子”之一。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

  • 籍贯:广东韶州翁源
  • 生卒年:约公元860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览孟东野集

蚌死留夜光,剑折留锋铓。

哲人归大夜,千古传圭璋。

圭璋遍四海,人伦多变改。

题花花已无,玩月月犹在。

不知天地间,白日几时昧。

形式: 古风

览镜

一照一回悲,再照颜色衰。

日月自流水,不知身老时。

昨日照红颜,今朝照白丝。

白丝与红颜,相去咫尺间。

形式: 古风

轻薄行

薄薄身上衣,轻轻浮云质。

长安一花开,九陌马蹄疾。

谁言公子车,不是天上力。

形式: 古风

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

白日不得照,戴天如戴盆。

青云未见路,丹车劳出门。

采薇秦山镇,养亲湘水源。

心中岂不切,其如行路难。

为文清益峻,为心直且安。

芝兰未入用,馨香志独存。

他门种桃李,犹能荫子孙。

我家有棠阴,枝叶竟不繁。

心醉岂因酒,愁多徒见萱。

征徒忽告归,执袂殷勤论。

在鸟终为凤,为鱼须化鲲。

富贵岂长守,贫贱宁有根。

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

昼短疾于箭,早来献天言。

莫恋苍梧畔,野烟横破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