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潘伯脩的《忆昨四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与个人情感交织的画面。诗中以“西陵桥下路”开篇,勾勒出昔日繁华景象,彩舟初试,一莲红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菱花妆镜春鸥里,杏子单衫玉笛中”,细腻地描绘了女子的装扮与生活场景,通过“菱花”、“春鸥”、“杏子”、“玉笛”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充满诗意的生活氛围。
然而,好景不长,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历史的沉痛记忆。“郡国三年烽火入,楼台万井劫烟空”,描述了战争的残酷,烽火连天,楼台被毁,万井荒芜,一片废墟。这种强烈的对比,展现了和平与战争之间的巨大反差,以及战争对人们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深刻影响。
最后,“江湖何预人间事,沙合重洲不遣通”,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世沧桑的感慨。江湖的波澜不惊与人间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个人命运与广阔世界的关系,以及在历史洪流面前个体的渺小与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哀叹,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