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稻禾敛嘉实,兰蕙摧孤芳。
华滋日已歇,游子多慨慷。
林皋集鸟雀,畎亩散牛羊。
物情各有适,心与归云翔。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西郊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哲思和对自然的感慨。
首句“稻禾敛嘉实”,稻田里的谷物成熟饱满,象征着丰收的喜悦。接着“兰蕙摧孤芳”,兰花和蕙草在秋风中凋零,暗示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这两句形成鲜明对比,一喜一悲,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规律。
“华滋日已歇”一句,点明季节更迭,花木的繁茂逐渐消逝,预示着秋天的到来。紧接着“游子多慨慷”,诗人借游子之口,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复杂。
“林皋集鸟雀,畎亩散牛羊”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图景,林间鸟雀聚集,农田里牛羊散落,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这与前文的哀愁形成对比,增添了诗作的层次感。
最后,“物情各有适,心与归云翔”一句,诗人以物我合一的视角,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万物各得其所,心灵则如同归云般自由飞翔,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超越。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时间、自由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洞察力。
不详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陈蕃悬榻处,徐孺过门时。
甘冽言游井,荒凉虞仲祠。
看云聊弄翰,把酒更题诗。
此日交欢意,依依去后思。
双崖立幽关,一洞开深宇。
青嶂近为邻,白云闲作主。
不受杜陵风,可避河朔暑。
华栋几回新,渠渠独千古。
绿水环城入,青山到县分。
苔荒言子宅,草碧仲雍坟。
井邑兵多变,弦歌俗岂闻。
抱镰因采药,随意宿秋云。
山寺无僧涧道疑,华亭零落已多时。
空潭云动蛟龙影,老树霜催虎豹姿。
漫拟稽阴成列坐,那同历下遍题诗。
明年此地重相忆,石上梅花雪满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