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诗《次韵吴竹修庆余免役》是陈著所作,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诗人对于公正法律的期待。首句“大道荆榛万径斜”形象地展示了当时社会道路艰难,百姓生活困苦,犹如荆棘丛生。接着,“中閒役事最堪嗟”表达了对繁重徭役的深深叹息,诗人自嘲身为编户小民,生活艰辛。
“私心自分齐编户,公法仍条存宦家”揭示了社会不公,法律虽有,却主要服务于权贵之家,普通百姓难以享受其庇护。诗人感慨自己只能勉强生存,避免被苛政榨取。“免把血躯供刻木”进一步强调了免去徭役的不易,如同从死亡的威胁中解脱出来。
然而,诗人并未完全绝望,他以“尚存醒眼傲空花”表达出对虚假繁华的清醒认识,以及保持自我尊严的决心。最后两句“要知天理无穷处,风雪严时春有涯”寄寓了希望,暗示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春天总会来临,正义和公平终将战胜严冬。
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现实问题,表达了诗人对于公正平等的渴望,以及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