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燕南倦客江东去,一见澄江眼为开。
红日远疑从地起,青山近欲傍人来。
中流击楫空怀志,南国持衡独愧才。
渐觉故乡风物近,十年一到思悠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过扬子江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首联“燕南倦客江东去,一见澄江眼为开”,诗人以“倦客”自喻,表达了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与渴望休息的心情。然而,当他见到清澈的长江时,心中的压抑似乎得到了释放,眼前景象令他精神为之一振。
颔联“红日远疑从地起,青山近欲傍人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日落时分的壮丽景象。远处的太阳仿佛从地平线上升起,近处的山峦似乎要贴近行人,营造出一种既壮观又亲切的氛围。
颈联“中流击楫空怀志,南国持衡独愧才”,诗人借用了晋代名将祖逖中流击楫的故事,表达了自己虽有抱负却难以实现的无奈。同时,他也谦虚地承认自己在才华上可能不及南方的同僚。
尾联“渐觉故乡风物近,十年一到思悠哉”,随着行程的推进,诗人逐渐意识到离家越来越近,心中涌起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十年未归,这次短暂的旅程让他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乡愁的沉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不详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崩崖百丈俯惊湍,未到先忧到却安。
夜枕江声宜客梦,午窗山色任人看。
欲寻往事空题壁,不废公程且解鞍。
眼底桑田与沧海,人间得失浩漫漫。
王气东南日夜浮,画船十只向神州。
山当好处如曾识,江到平时只似游。
两岸人家从北固,六朝事业付东流。
天风莫送征帆急,景物诗家要细收。
大江东畔小蓬山,山下时鱼近可扳。
苍玉千年浮浩渺,白银万顷漱孱颜。
诸天眼见虚无里,一叶身惊出没间。
不是舟人无次第,要将奇观与人看。
白下秋风擢桂枝,桂枝今日岂吾司。
钟山宛宛行来见,淮水悠悠别后思。
平市烟花应我识,前朝陵寝没人知。
道傍不用争先睹,便是当初赴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