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江东畔小蓬山,山下时鱼近可扳。
苍玉千年浮浩渺,白银万顷漱孱颜。
诸天眼见虚无里,一叶身惊出没间。
不是舟人无次第,要将奇观与人看。
这首诗描绘了观音山的壮丽景色,诗人以大江和小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下的鱼群、山体的苍玉色泽以及水面的广阔与波澜。"苍玉千年浮浩渺,白银万顷漱孱颜"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山体比作千年苍玉,水面则如万顷白银,生动地展现了山与水的和谐之美。"诸天眼见虚无里,一叶身惊出没间"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仿佛置身于虚无之中,又如同一片叶子在波涛中飘摇不定,既体现了自然的宏大,也反映了个体的渺小。最后两句"不是舟人无次第,要将奇观与人看"则表达了诗人对舟人的感激之情,正是他们的引导,才使得诗人得以欣赏到这难得的奇景。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赞美。
不详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白下秋风擢桂枝,桂枝今日岂吾司。
钟山宛宛行来见,淮水悠悠别后思。
平市烟花应我识,前朝陵寝没人知。
道傍不用争先睹,便是当初赴试时。
复阁周垣深复深,重门鱼钥夜沉沉。
海潮忽涌嚣声动,山雨横来笔阵侵。
镜出秦楼怜我沗,马空冀野定谁任。
悠悠淮水东边月,十九年前此夜心。
未谓中秋今夕是,外帘瓜果特多仪。
月侵屋入窥文卷,席趁檐斜阁酒卮。
艳魄不辞忙里看,新寒先报客中知。
燕山海月同谁赏,北望诗成有所思。
京城人马簇如烟,秋榜何人看独先。
折桂也应怀此日,插花那复似当年。
网罗麟凤东南尽,坐应奎星上下联。
记得画堂东畔席,和家衣钵定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