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水画

际海飞初旭,凌空叠远岑。

岚端浮石笋,霞畔拥金林。

岛屿红涛上,藤萝翠壁阴。

连帆乘浩渺,高阁倚嵚崟。

江路缘频转,云居望转深。

依微庐阜下,彷佛越溪浔。

展玩销纷虑,经营见苦心。

定应何处所,思与谢公寻。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海天一色的初日、层峦叠嶂的山峰、飘渺的岚气、绚烂的霞光、红艳的岛屿、苍翠的藤萝、浩渺的江面、高耸的楼阁等元素巧妙融合,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景观图。

首联“际海飞初旭,凌空叠远岑”开篇即展现出一幅壮观景象,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照亮了远方的山峦,晨光与山色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颔联“岚端浮石笋,霞畔拥金林”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细节,雾气中仿佛浮现出尖锐的石笋,而夕阳下的树林则被金色的霞光环绕,色彩斑斓,层次分明。

颈联“岛屿红涛上,藤萝翠壁阴”则将视线转向水面,红艳的岛屿漂浮在波涛之上,而岸边的藤萝则在翠绿的山壁阴影中生长,展现了水陆交融的和谐之美。

尾联“连帆乘浩渺,高阁倚嵚崟”描绘了船只在广阔无垠的江面上航行,高高的楼阁则屹立于险峻的山崖之上,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也体现了对壮丽景色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江路缘频转,云居望转深”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画的深入探索和感悟,通过不断变换视角,感受自然界的深邃与神秘。“依微庐阜下,彷佛越溪浔”则将目光投向远处,仿佛能见到庐山和越溪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寻。“展玩销纷虑,经营见苦心”则点明了诗人通过欣赏山水画来消除杂念、净化心灵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其创作时的用心和努力。“定应何处所,思与谢公寻”则以谢灵运为例,表达了诗人希望找到一处隐逸之地,与古人一同品味自然之美的愿望。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山水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艺术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送王泸渊改训导上杭

寥落新安邑,横经已十年。

朝盘餐有粟,夜榻坐无毡。

济济来衿佩,洋洋听诵弦。

学规兼体用,祀礼备精虔。

东鲁文衡撤,南闽教铎迁。

肯辞行道远,自喜过家便。

天霁云横岳,潮平雨溢川。

别离将万里,书问若为传。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馀姚陈氏嘉会楼

邑里稽山麓,楼居浙水湄。

雕栏出翠树,藻井映华芝。

远眺通吴会,高攀近尾箕。

云乘鹦鹉落,瀑带凤凰垂。

圣化升平日,天恩长养时。

四郊无夜警,万物蔼春熙。

耕有如坻积,歌闻击壤辞。

都将欣惬意,持用表兰楣。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分题送史郎中代时彦学夔德遵(其一)驿楼

靡靡遵归路,岧岧见驿楼。

朱帘迎日捲,画栱碍云浮。

眺览通恒岱,跻攀切斗牛。

乘轺来使节,驰驿驻行驺。

送尔今重过,凭高试一留。

诗成清似玉,洒翰记曾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分题送史郎中代时彦学夔德遵(其二)河梁

河水深无极,河梁构石崇。

映波疑坠月,倚岸讶垂虹。

华表东西出,兰舟上下通。

屡经题柱客,谁论济川功。

甃古苔纹暗,亭虚柳色浓。

送君携手处,征骑莫匆匆。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