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高廷礼时求贤甚急高且讲学编诗不暇

壮游心事已蹉跎,寂寞扃扉似养疴。

秋尽却看来雁少,暮愁空对远山多。

频伤白露摧兰蕙,独羡清风满薜萝。

见说新编又超绝,近来衡鉴复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诗人陈亮所作,名为《奉寄高廷礼时求贤甚急高且讲学编诗不暇》。诗中流露出诗人壮志未酬的感慨与对友人高廷礼的深切关怀。

首联“壮游心事已蹉跎,寂寞扃扉似养疴”,诗人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在壮志未酬的旅途中,内心充满寂寞和疲惫,如同闭门养病一般。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内心的疲惫比作养病,形象地描绘出诗人面对理想与现实差距时的无奈与苦闷。

颔联“秋尽却看来雁少,暮愁空对远山多”,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色时的思绪。秋天的结束,大雁南飞,天空显得更加寥落;傍晚时分,诗人独自面对着远方的山峦,心中充满了愁绪。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颈联“频伤白露摧兰蕙,独羡清风满薜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惋惜与羡慕。白露摧残着兰花与蕙草,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受到伤害;而清风满布于薜萝之间,则是诗人对清新、自由生活的向往。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心理。

尾联“见说新编又超绝,近来衡鉴复如何”,诗人听说友人高廷礼的新作品超越前作,不禁询问近来的评价如何。这既是对友人成就的肯定,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敏感与关注。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期待与对社会评价的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35)

陈亮(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僧游五台

浮云心迹应无住,腊月逾淮上五台。

宝地近临天界上,佛香遥度雁门来。

山中别友惟留偈,雪里逢人只寄梅。

此去安禅高绝处,旧游知不忆天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伏波祠怀古

荒祠衰草已凄然,犹有邦人话往年。

铜鼓苔生秋雨后,宫墙花落夕阳边。

竹书早著平蛮策,沙井空馀饮马泉。

词客经过休感慨,云台麟阁总寒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中秋文闱宴集

盛时属文运,俊乂期登庸。

三载荐多士,四方罗文雄。

眷兹九秋半,气候何空濛。

婵娟出东岭,浮云敛层空。

闱棘今夕会,折桂此时同。

华堂入夜开,展席来相从。

流辉照尊俎,微寒薄帘栊。

柏台共济济,薇垣独雍雍。

主醉乐且多,宾回兴未穷。

揽衣望霄汉,烱烱明光宫。

人坐辨天上,鸟飞疑镜中。

合并不尽欢,佳期谅难逢。

洗杯濯清沼,移榻当修桐。

倒倾殊未已,所思悟其终。

徘徊一分手,千里入飞蓬。

飘飖望南陌,别过东城钟。

形式: 古风

古意

湘江江上楼,有妇弹箜篌。

试弦一再弹,迟迟声且柔。

情繁指转急,曲长心难收。

一曲未及终,泪下如迸流。

忆昔始学时,昼夜为淹留。

拟将知音托,百年叙绸缪。

谁谓知音者,如何事远游。

朱颜能几度,青阳倏五周。

遗谱不复理,疏弦已终投。

所思在天涯,望望江上舟。

东风昨夜至,春光满汀洲。

强整昔时欢,徒增今日愁。

愿因东风翔,吹落古交州。

夫婿马上回,闻之应白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