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元孚对三十年前游历天台山的回忆。他站在华顶峰,回望过去,攀折过的琪树犹在眼前,而那架于虚空中的石桥,险峻绝美,令人叹为观止。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天生石月架空虚”,开篇即以“天生”二字强调自然造物的神奇与伟大,石月悬于空中,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艺术品,引人遐想。
“树缀龙髯子贯珠”,树木上垂挂着如同龙须般细长的果实,串连成珠,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树木的形态与果实的美丽。
“三十年前已攀折”,诗人回忆起自己三十年前的这次旅行,那时他曾亲自攀折过这些树木,留下了深刻的回忆。
“建公曾到上方无”,提到了建公,似乎是在询问或表达对建公是否也曾到达过此处的疑问,或是对建公是否也经历过同样旅程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对时间流逝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过往经历的怀念,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