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二首(其二)

不作太白梦日边,还同乐天赋池上。

池上新年有荷叶,细雨鱼儿噞轻浪。

男儿学易不应举,幽人一友吾得尚。

此池便可当长江,欲榜茅斋来荡漾。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池上二首(其二)》。诗人以轻松闲适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池塘春景图,表达了自己不求仕途显达,而是享受自然与友情的生活态度。首句“不作太白梦日边”暗指李白式的功名之梦,诗人选择放弃;“还同乐天赋池上”则流露出对池塘生活的喜爱和自得其乐之情。接下来,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新年池塘中荷叶初生、细雨轻拂、鱼儿戏水的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男儿学易不应举”一句,诗人借“易”(《周易》)寓言,表达自己不愿应试科举,更愿意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学问。而“幽人一友吾得尚”则表达了诗人对知心朋友的珍视,即使在平凡生活中,也有志同道合之人相伴。“此池便可当长江”运用夸张手法,表现池塘的广阔与诗人对池塘的喜爱,最后“欲榜茅斋来荡漾”更是表达了诗人想要驾舟游池的惬意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苏轼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语言质朴,意境优美。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赠仲素寺丞致仕归隐潜山

潜山隐君七十四,绀瞳绿发方谢事。

腹中灵液变丹砂,江上幽居连福地。

彭城为我住三日,明月满舟同一醉。

丹书细字口传诀,顾我沉迷真弃耳。

年来四十发苍苍,始欲求方救憔悴。

他年若访潜山居,慎勿逃人改名字。

形式: 古风

扬州以土物寄少游

鲜鲫经年秘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

后春莼茁活如酥,先社姜芽肥胜肉。

鸟子累累何足道,点缀盘飧亦时欲。

淮南风俗事瓶罂,方法相传竟留蓄。

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

形式: 古风

再过泗上二首(其一)

眼明初见淮南树,十客相逢九吴语。

旅程已付夜帆风,客睡不妨背船雨。

黄甘紫蟹见江海,红稻白鱼饱儿女。

殷勤买酒谢船师,千里劳君勤转橹。

形式: 古风

再过泗上二首(其二)

系舟淮北雨折轴,系舟淮南风断桥。

客行有期日月疾,岁事欲晚霜雪骄。

山根浪头作雷吼,缩手敢试舟师篙。

不用然犀照幽怪,要须拔剑斩长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