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泗上二首(其二)

系舟淮北雨折轴,系舟淮南风断桥。

客行有期日月疾,岁事欲晚霜雪骄。

山根浪头作雷吼,缩手敢试舟师篙。

不用然犀照幽怪,要须拔剑斩长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再过泗上二首(其二)》中的片段。诗人通过描绘淮河两岸的景象,表达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对未知的警惕。"系舟淮北雨折轴,系舟淮南风断桥",形象地写出船只在风雨中飘摇,暗示了行程的艰难和不顺。"客行有期日月疾,岁事欲晚霜雪骄",进一步强调时间紧迫,气候严寒,旅人急于到达目的地。

"山根浪头作雷吼,缩手敢试舟师篙",运用比喻,形容波涛汹涌如雷鸣,诗人不敢轻易尝试操控船只,显示出对水势的敬畏。最后两句"不用然犀照幽怪,要须拔剑斩长蛟",则寓言式地表达了决心,即使面临神秘莫测的困难,也要勇敢面对,以坚定的意志排除万难。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以及他对自然力量的深刻理解和应对策略。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骊山

君门如天深几重,君王如帝坐法宫。

人生难处是安稳,何为来此骊山中?

复道凌云接金阙,楼观隐烟横翠空。

林深雾暗迷八骏,朝东暮西劳六龙。

六龙西幸峨眉栈,悲风便入华清院。

霓裳萧散羽衣空,麋鹿来游猿鹤怨。

我上朝元春半老,满地落花无人扫。

羯鼓楼高挂夕阳,长生殿古生青草。

可怜吴楚两醯鸡,筑台未就已堪悲。

长杨、五柞汉幸免,江都楼成隋自迷。

由来留连多丧国,宴安酖毒因奢惑。

三风十愆古所戒,不必骊山可亡国。

形式: 古风

次韵谢子高读《渊明传》

枯木嵌空微黯淡,古器虽在无古弦。

袖中正有南风手,谁能听之谁为弹。

风流岂落正始后,甲子不数义熙前。

一山黄菊平生事,无酒令人意缺然。

形式: 古风

沧洲亭怀古

湘水悠悠天际来,夹江古木抱山回。

城中人物若可数,日晏市散多苍苔。

九疑巉天古云埋,遥想帝子龙车回。

心衰目极何可望,九歌寂寂令人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戏咏子舟画两竹两鸲鹆

风晴日暖摇双竹,竹间对语双鸲鹆。

鸲鹆之肉不可食,人生不才果为福。

子舟之笔利如锥,千变万化皆天机。

未知笔下鸲鹆语,何似梦中蝴蝶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