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孚若真□宅堂前池上作淮南小山题咏者甚多见其诗轴次韵

妙手能移造化功,壶中幻出九华峰。

山虽云小能栖凤,水不求深贵有龙。

事纪淮南千古胜,记成嘉泰八年冬。

先生不用赋招隐,办了功名访赤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巧妙的手法能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壶中的景象幻化出了九华山的峰峦。
即使山虽小也能让凤凰栖息,水不需深却因有龙而珍贵。
这里记录着淮南的千年胜迹,完成于嘉泰八年的冬季。
先生无需再写隐逸诗篇,他已经功成名就,寻找仙人赤松去了。

注释

妙手:高超技艺。
造化功:大自然的力量。
壶中:如梦如幻的世界。
九华峰:著名的山峰。
栖凤:凤凰栖息的地方,象征吉祥。
贵有龙:因为有龙而显得珍贵。
淮南:地名,历史上淮南地区。
千古胜:千年的胜迹。
嘉泰八年冬:宋朝嘉泰八年冬天。
赋招隐:写招隐诗,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办了功名:已经取得功名。
访赤松:拜访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所作,题为《方孚若真□宅堂前池上作淮南小山题咏者甚多见其诗轴次韵》。诗中,诗人赞美了方孚若的才华,说他如同能工巧匠,将自然界的造化之功融入他的作品中,创造出如九华峰般的艺术景象。他笔下的山水虽小却能吸引凤凰栖息,水虽不深却因有龙而显贵,寓意其作品内涵深远。

诗人接着提到,这座宅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淮南小山时期,充满了千年的文化积淀,而方孚若的作品记录了这一历史时刻,是在嘉泰八年的冬天完成的。最后,诗人劝告方孚若无需再用隐逸的题材来吸引他人,因为他已经通过自己的文学成就获得了名声,甚至可以去寻找像赤松子那样的仙人般的生活,暗示他已经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理想。

整首诗赞扬了方孚若的艺术才华和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成就的认可与期许。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无为山中郑老家

高谈可听用心幽,灼见此翁非俗流。

鞍马破家还避世,田园得地肯封侯。

开窗脩竹无由俗,绕屋青山总是秋。

门外短篱看亦好,黄金菊间碧牵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无为军界上遇太湖赵尉制府禀议

解后风尘底,周旋鞍马间。

三杯送行色,一笑强开颜。

夜宿煖汤市,晨炊冷水关。

军前献筹策,第一守光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无策

老觉登楼懒,心知涉世疏。

梦蕉还得鹿,缘木可求鱼。

晚岁未闻道,平生欠读书。

行藏两无策,究竟果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月夜怀董叔宏闻其入京未得振

酒醒兴未已,诗成吟不休。

一凉风满座,半夜月明楼。

老骥思千里,飞鸿阅九州。

故人何处在,谁作置书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