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闻雁有感

从军昔戍南山边,传烽直照东骆谷。

军中罢战壮士闲,细草平郊恣驰逐。

洮州骏马金络头,梁州毬场日打毬。

玉杯传酒和鹿血,女真降虏弹箜篌。

大呼拔帜思野战,杀气当年赤浮面。

南游蜀道已低摧,犹据胡床飞百箭。

岂知蹭蹬还江边,病臂不复能开弦。

夜闻雁声起太息,来时应过桑乾碛。

形式: 古风

翻译

昔日我在南山边从军戍守,烽火直通东骆谷。
战事已歇壮士无事,他们在郊外草地纵情驰骋。
洮州的骏马配着金饰头盔,梁州球场上天天蹴鞠。
美酒盛满玉杯,掺入鹿血,女真降俘弹奏箜篌助兴。
大声呼喊,渴望野外激战,当年杀气令脸庞泛红。
南下蜀道已疲惫不堪,但仍坐在胡床上射箭如飞。
谁曾想如今困顿归江,病弱的手臂再无法拉开弓弦。
夜晚听到雁鸣,我不禁叹息,它们应是飞过了桑乾沙漠。

注释

南山边:指南方的山边。
传烽:传递烽火信号。
东骆谷:地名,可能表示前线地区。
罢战:停止战斗。
玉杯:贵重的饮酒器皿。
胡床:一种可折叠的轻便坐具。
蹭蹬:失意,不得志。
江边:诗人所在地的江畔。
桑乾碛:古代的沙漠,位于今河北、山西一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冬夜闻雁有感》,通过描绘昔日从军戍守南山的壮烈场景,与如今病弱无法再战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豪情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境遇的感慨。首句“从军昔戍南山边,传烽直照东骆谷”展现了诗人年轻时的军旅生涯,烽火连天,紧张而激烈。接着,“洮州骏马金络头,梁州毬场日打毬”描绘了士兵们在战后休闲时光的欢乐,与“玉杯传酒和鹿血,女真降虏弹箜篌”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胜利的喜悦。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现实的落寞:“大呼拔帜思野战,杀气当年赤浮面”回忆起当年战场上的英勇,与“南游蜀道已低摧,犹据胡床飞百箭”形成鲜明反差,暗示了诗人如今的衰弱。最后两句“岂知蹭蹬还江边,病臂不复能开弦”,直接揭示了诗人如今的困境,只能在夜晚听到雁鸣而生出无尽的叹息,表达了他对过去的追忆和对当前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往昔辉煌的怀念,又有对当下落魄的自嘲,展现了陆游作为南宋爱国诗人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冬夜读书

挑灯夜读书,油涸意未已。

亦知夜既分,未忍舍之起。

人生各有好,吾癖正如此。

所求衣食足,安稳住乡里。

茆屋三四间,充栋贮经史。

四傍设几案,坐倦时徙倚。

无声九韶奏,有味八珍美。

寝饭签帙间,自适以须死。

岂惟毕吾身,尚可传儿子。

此心何时遂,感叹岁月驶。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冬夜读书

平生喜藏书,拱璧未为宝。

归来稽山下,烂漫恣探讨。

六经万世眼,守此可以老。

多闻竟何用,绮语期一扫。

幽居出户稀,衰病拥炉早。

青灯照黄卷,作意勿草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冬夜读书

莫笑灯檠二尺馀,老来旧学要耘锄。

寒生点滴三更雨,喜动纵横万卷书。

本著儒冠那免此,可因吏牍顿抛渠。

善和旧赐今犹在,剩采芸香辟蠹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冬夜读书甚乐偶作短歌

衰病作书祟,常恨无新功。

兔瓯供茗粥,睡思一洗空。

郊居近城闉,漏鼓传鼕鼕。

缃帙开烂漫,牙签纷叠重。

朱黄参笔墨,照映灯花红。

鲁壁汲冢秘,天遣慰困穷。

衮衣窥藻火,宗庙听笙镛。

端居得至乐,生世岂不逢。

藜羹冷未啜,短褐忘严冬。

拜手谢造物,不须黑头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