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谭生西川彦,翛然山泽癯。

读书致经济,展卷窥唐虞。

洒落复好古,图画尤所需。

邂逅少游裔,挥染劳勤劬。

缣素盈数尺,磅礡何萦纡。

层峦接霄汉,势若龙虎趋。

松桧荫华屋,疑是神仙居。

一翁坐木榻,列侍双僮仆。

奔趋奉茗饮,宴坐忘朝晡。

风荡书帷动,云敛月色孤。

于焉事幽讨,巢许以为徒。

清风播寰宇,高致凌太虚。

生也什袭藏,宝之类璠玙。

持来索题句,老我诗肠枯。

临风写短章,兴与秋旻俱。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文人雅集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中人物的风雅生活。诗人罗亨信以“题画”为题,巧妙地将画面与诗歌结合,不仅赞美了画作的精湛技艺,更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文人精神境界的向往。

诗中首先描述了画中人物谭生的形象,“西川彦”、“山泽癯”、“翛然”等词语,既突出了其文人气质,又暗示了其隐逸的生活态度。接着,通过“读书致经济”、“展卷窥唐虞”等句子,展现了谭生的学识渊博和对古代文化的热爱。进一步,“洒落复好古,图画尤所需”,则点明了他对于艺术的追求,特别是对绘画作品的欣赏。

“邂逅少游裔,挥染劳勤劬”一句,巧妙地将谭生与历史上的文学大家苏轼(字子瞻)相联系,暗示了画中人物的高雅风范。接下来,“缣素盈数尺,磅礡何萦纡”描绘了画作的宏大与精细,通过“层峦接霄汉,势若龙虎趋”的景象,展现了画中山水的壮丽与气势。

“松桧荫华屋,疑是神仙居”一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了画中人物生活的理想化状态。随后,“一翁坐木榻,列侍双僮仆”描绘了主人与侍从的和谐场景,体现了文人雅集的温馨与秩序。

“风荡书帷动,云敛月色孤”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动态变化,衬托出画中人物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最后,“于焉事幽讨,巢许以为徒”表达了对画中人物追求高尚人格的赞美,将他们比作古代的隐士巢父与许由。

“清风播寰宇,高致凌太虚”一句,总结了画中人物的精神境界,表达了对他们的崇高追求的敬仰。“生也什袭藏,宝之类璠玙”则强调了画作的价值,将其比作珍贵的宝玉,象征着高洁的艺术品质。

整首诗通过对画作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文人雅集的高雅情趣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赞赏。

收录诗词(291)

罗亨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壮游卷

之子怀壮志,妙龄事远游。

青丝鞚騄駬,宝带悬吴钩。

晨兴出都门,凉风起萧飕。

征夫戒严程,千里思悠悠。

天关高迢遥,苍翠空中浮。

振策历夷险,修途行复留。

元戎开将阃,迥在平城陬。

折节礼贤士,倾心需才猷。

子今往从之,宾主应相投。

于以展素蕴,赞画真良谋。

子良亦何人,芳誉垂千秋。

鸿鹄薄霄汉,斥鴳宁与俦。

勉矣树嘉绩,勋名期早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椿萱堂

东吴有伟士,家近阖闾城。

构堂奉二亲,揭以椿萱名。

嘉树荫前除,郁郁含坚贞。

奇葩植北牖,浥露垂芳英。

愿祝双亲寿,百岁如篯铿。

晨昏候寒燠,甘旨勤奉承。

亲颜既怡悦,子心安以宁。

朅来游帝都,荏苒岁屡更。

迢迢姑苏台,水陆几千程。

慈亲固无恙,孝子伤中情。

作图慰遐思,题咏多名卿。

从事西北陲,油幕谈戎兵。

岂无双鲤鱼,不得躬作羹。

亦有紫貂裘,何由至亲庭。

遥瞻天际云,涕泪时纵横。

丈夫志霄汉,身立名乃成。

行当衣锦归,捧觞为亲荣。

形式: 古风

具庆堂

沅陵金氏子,赋性孝且良。

双亲介眉寿,鹤发垂高堂。

定省从朝夕,甘旨勤持将。

孝心深自慰,亲颜喜且扬。

朅来縻好爵,南北成参商。

屺岵屡登陟,云树遥瞻望。

恨臂不羽翰,飞去亲之旁。

于兹发遐想,潸然雨泪滂。

亲兮幸无恙,寿考殊康强。

会看衣锦归,戏舞斑斓裳。

忠孝两难尽,百世传遗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忠顺堂

粤南有佳士,隐处勾漏城。

读书务穷理,秉德惟存诚。

殷勤事父兄,姻睦著家庭。

从事登藩垣,落落多贤声。

拜官寓京师,雨露沾恩荣。

寅恭修职业,黾勉事公卿。

夙夜罔敢怠,朝野咸知名。

孝敬实能践,忠顺名乃成。

高堂揭华扁,题咏罗群英。

勖哉慎终始,永矣扬芳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