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曾闻星宿海,上与月波连。
西走昆仑坼,东流碣石湮。
鱼疑入舟跃,马似负图传。
今日临秋水,望洋私自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黄河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壮丽景观的赞叹和对自身渺小的感慨。
首句“曾闻星宿海,上与月波连”,诗人回忆起传说中的星宿海,那里的水面似乎与月亮的波光相连,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广阔的意境。接下来,“西走昆仑坼,东流碣石湮”两句,通过描述黄河从西至东的流向,联想到它穿越了昆仑山脉,最终汇入碣石,展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和地理特征。
“鱼疑入舟跃,马似负图传”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鱼儿跃出水面的瞬间与马背上的图腾相联系,既生动又富有想象力,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韵律美。
最后,“今日临秋水,望洋私自怜”表达了诗人面对浩瀚的黄河,不禁感叹自己的微不足道,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有对个人存在意义的思考。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思考。
不详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日日尘沙里,深愁行路难。
孤亭自超旷,过客暂盘桓。
霜重飘梧叶,云轻度石栏。
不能千日醉,幸托一枝安。
碧宇阴霏敛,青林晓霁分。
山中期共赏,野外复离群。
即拟追飞盖,犹疑隔片云。
行行思无限,寒叶落缤纷。
书生非法吏,犹跨五花骢。
山徭迎汉使,海国被王风。
俎豆夷酋识,侏离译语通。
尔乡有名宦,好去学文翁。
天子念南陲,君才况抱奇。
秪将经饰律,不以吏为师。
贾客多踰海,居人半杂夷。
虽言持汉法,谣俗自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