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村茅舍

虽设柴门昼亦关,衡茅低架两三间。

平分窗外千竿行,高卧林南一枕山。

酿酒每逢秋色暮,钞书常爱纸痕斑。

蓬蒿原是吾家物,仲蔚年来久不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张善恒的《题东村茅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简朴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虽设柴门昼亦关”展现了茅舍主人的隐逸心态,即使门户简陋,但白天也常常紧闭,反映出他对世事的淡然和对内心的宁静追求。次句“衡茅低架两三间”描述了房屋的简陋构造,仅有两三间小屋,却足以遮风挡雨。

“平分窗外千竿行,高卧林南一枕山”两句,通过窗外挺立的竹林和近在咫尺的山峦,营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和对山水的喜爱。傍晚时分,“酿酒每逢秋色暮”,诗人借酿制美酒,寄托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也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钞书常爱纸痕斑”一句,透露出诗人喜欢阅读和手抄书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纸上的斑驳痕迹仿佛是他智慧的积累和岁月的印记。最后,“蓬蒿原是吾家物,仲蔚年来久不删”以蓬蒿自比,表达出诗人对朴素生活的坚守,以及对自我内心世界的认同,仲蔚典故则暗示他像古代隐士那样,虽然身处简陋,但志向高洁,不改其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茅舍主人的日常生活,展现出他的淡泊名利、亲近自然和热爱学问的品格,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和哲理的田园诗。

收录诗词(3)

张善恒(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晴沙

晴沙此遥瞩,烟渚翔水禽。

观其自得意,颇似余初心。

中年与世接,触物怀忧襟。

因狂遂成谤,举踵多沈吟。

有时吐奇气,蒿目对山林。

汗漫九垓外,谁复论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游道士谷(其一)

入山若入瓮,石棱啮履敝。

划然一壁开,青松蟠腹内。

息足老子宫,啜茶文公地。

鼓钟谢凡响,鸡犬含仟意。

蹇裳清流中,抛杖白云外。

绝顶长啸罢,一掷尘埃事。

形式: 古风

游道士谷(其二)

西岭出层霄,东峰拂高鸟。

纡回千径通,诘屈百灵绕。

石疑虎豹蹲,树俨龙蛇掉。

畏践荦确翻,惯扪松鳞老。

古塔未易登,仟诗读难了。

耳聋觅前呼,目眩俯下杪。

挟胜兴益浓,辞幽心尚杳。

到麓瞻所历,不辨但窈窕。

形式: 古风

哭景棠墓

徂谢归丘陇,荒寒接道周。

故人犹在此,春草不胜愁。

半世无间日,中年已白头。

九重泉路邈,万事竟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