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春感六首(其三)

周南风俗汉衣冠,五色云中忆驻銮。

璎珞桧高藏白兽,蕊珠花发降文鸾。

河通织女机丝湿,雨歇巫娥翠黛寒。

满地吴山谁洒泪,一江春水独凭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杭州的钱塘春景,以及诗人对历史风华和现实感慨的交融。首句“周南风俗汉衣冠”暗示了杭州曾是汉文化的繁荣之地,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接下来的“五色云中忆驻銮”,通过想象皇帝的龙驾曾在云间停留,寓言了昔日的辉煌。

“璎珞桧高藏白兽,蕊珠花发降文鸾”两句,运用了瑰丽的意象,描述了高大的桧树上悬挂着象征吉祥的饰品,而美丽的蕊珠花则引来凤凰般的祥瑞之鸟。这些描绘展现了杭州的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的和谐共存。

“河通织女机丝湿,雨歇巫娥翠黛寒”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河流仿佛连通了天上的织女,雨水过后,巫山神女的黛眉也显得更加清冷,富有诗意。这两句寓言了人间与仙境的交融,以及春天的湿润与清新。

最后,“满地吴山谁洒泪,一江春水独凭阑”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面对眼前美景时的孤独与感伤。吴山满目,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而春水潺潺,仿佛在低语着世事的变迁。诗人凭栏远眺,心中涌起的是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以及对当下境况的沉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钱塘春景,同时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神话元素,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元末明初诗人王逢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87)

王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字:原吉
  • 籍贯:元明间常州府江阴
  • 生卒年:1319—1388

相关古诗词

钱塘春感六首(其五)

瑶池青鸟集觚棱,白塔金凫閟夜灯。

云母帐虚星采动,水晶宫冷露华凝。

骊山草暗墟周业,郿坞花繁失汉陵。

白马素车江海上,依然潮汐撼西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钱塘春感六首(其一)

紫罽軿车从六龙,尽随仙曲度青空。

苍山楼阙旃林里,赤羽旌麾野庙中。

百姓未忘周大赉,成都元有汉遗风。

流莺不管伤春恨,冲落桃花满树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钱塘春感六首(其四)

日华初动衮衣明,剑佩千官隐绣楹。

五色黼函开玉座,九重汤药下银罂。

书题凤尾仙曹喜,恩浃螭坳学士荣。

文化有馀戎事略,铜驼草露不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钱塘春感六首(其六)

金爵觚棱月向低,泠泠清磬万松西。

五门曙色开龙尾,十日春寒健马蹄。

红雾不收花气合,绿波初涨柳条齐。

遗民暗忆名都会,尚绕湖漘唱《大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