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春感六首(其六)

金爵觚棱月向低,泠泠清磬万松西。

五门曙色开龙尾,十日春寒健马蹄。

红雾不收花气合,绿波初涨柳条齐。

遗民暗忆名都会,尚绕湖漘唱《大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金色酒爵映照着低垂的月光,清冷的磬声在万松林西回荡。
黎明时分,五座城门开启,如同龙尾展开,春寒料峭中,马蹄声格外响亮。
红色的雾气弥漫,花香交融,绿色的湖水上涨,柳条新绿整齐如一。
遗留在这里的百姓暗自怀念往昔繁华的都市,仍在湖边低声吟唱《大堤》曲调。

注释

金爵:金色的酒爵。
觚棱:爵的边缘。
月向低:月亮低垂。
泠泠:形容声音清脆。
清磬:古代打击乐器,这里指清脆的磬声。
万松西:万松林西部。
五门:指皇宫的五个大门。
曙色:黎明的光线。
龙尾:皇室的象征,此处比喻城门。
十日:春天的十天。
春寒:早春的寒冷。
健马蹄:马蹄声清脆有力。
红雾:形容花香浓郁。
花气合:花香混合在一起。
绿波:绿色的湖面。
初涨:刚刚开始上涨。
柳条齐:柳树的新枝条整齐。
遗民:流亡或失陷地区的人民。
名都会:著名的都市。
湖漘:湖边。
《大堤》:古代楚地的歌曲,这里可能象征着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王逢的《钱塘春感六首(其六)》描绘了西湖春天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钱塘江畔的早春风光。首句“金爵觚棱月向低”,通过描绘金爵(古代酒器)在月光下显得低垂,暗示黎明将至,月色渐淡。接着,“泠泠清磬万松西”以清脆的磬声衬托出万松林中的宁静,营造出清晨的静谧气氛。

“五门曙色开龙尾”描绘了皇宫城门在晨曦中慢慢开启的情景,犹如龙尾展开,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十日春寒健马蹄”则写出春寒料峭中,马蹄踏过路面的声音,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红雾不收花气合”描绘了花朵在春寒中绽放,花香弥漫,如同红色的雾气尚未散去。“绿波初涨柳条齐”则写出了湖水上涨,柳条随波摇曳的景象,春意盎然。

最后两句“遗民暗忆名都会,尚绕湖漘唱《大堤》”,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都市的怀念,以及当地百姓在湖边唱着《大堤曲》的场景,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故国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西湖早春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与历史人文,情感深沉而富有画面感。

收录诗词(287)

王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字:原吉
  • 籍贯:元明间常州府江阴
  • 生卒年:1319—1388

相关古诗词

题马洲书院

蝌斗秦皆废,灵光鲁独存。

豆笾漂海国,丹雘暗淮村。

苔藓花侵础,蒲芦叶拥门。

青春深雾潦,白日老乾坤。

德化三王并,威仪百代尊。

郊麟初隐遁,野兕遂崩奔。

先辈俱冥漠,诸生罢讲论。

断编尘树冷,遗像网虫昏。

尽变衣冠俗,终归礼义源。

江南游学士,瞻拜敢忘言。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秋夜叹

大星芒鬣张,小星光华开。

皇天示兵象,胜地今蒿莱。

河岳气不分,烛龙安在哉?

参赞道岂谬,积阴故迟回。

疏风夜萧萧,野燐纷往来。

安知非游魂,相视白骨哀。

汩汩饮马窟,云冥望乡台。

于时负肝胆,慷慨思雄材。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如梦令.菰村赋赠

檐耸数株松子。村绕一湾菰米。

鸥外迥闻鸡,望望云山烟水。多此。多此。

酒进玉盘双鲤。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清平乐.题碧梧苍石图

柔肠先断。舟系汾湖岸。别恨离愁秋水漫。

写入数行新雁。幽闺兰梦初成。犹将小字呼卿。

几点梧桐夜雨,一天霜月砧声。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