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十咏(其四)飞来峰

石室藏素猿,丹穴养玄鹫。

刻画鬼力穷,疏凿禹功旧。

贝叶多虫鱼,璞玉泯螭纽。

栋宇何王作,后人遂奔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灵隐寺内飞来峰的景象与历史感。首句“石室藏素猿,丹穴养玄鹫”以“石室”和“丹穴”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灵隐寺内自然与神秘并存的氛围,素猿与玄鹫作为自然界的生灵,增添了山林的生机与神秘色彩。

接着,“刻画鬼力穷,疏凿禹功旧”两句,通过对比鬼神之力与古代大禹治水的功绩,赞美了人类智慧与自然力量的结合,同时也暗示了飞来峰的历史悠久与自然与人工的巧妙融合。

“贝叶多虫鱼,璞玉泯螭纽”则进一步展示了飞来峰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迹。贝叶上的文字记录着古老的知识与传说,而璞玉上的螭纽则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与文化的传承,两者共同构成了飞来峰独特的文化景观。

最后,“栋宇何王作,后人遂奔走”表达了对飞来峰建筑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这些建筑可能是某位帝王所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后人不断地维护与使用,使得这些古老的建筑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飞来峰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的描绘,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自然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与人类活动影响的思考。

收录诗词(390)

李孝光(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灵隐十咏(其五)鍊丹井

人生百岁期,乃欲比金石。

鬼神守丹火,龙虎泣玄液。

寒泉石已冻,繁露秋易碧。

往者汲井生,高举有飞舄。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灵隐十咏(其六)呼猿洞

猿静不自操,栖宿有常处。

朝饮既在涧,暮止俄在树。

冥冥青枫林,上有飞鸟路。

思尔不可见,去隐南山雾。

形式: 古风

灵隐十咏(其七)水台盘

幽幽南山下,中沚有敧石。

洼尊绝制度,曲流泛醪液。

自鉴愧濯足,临深怀衽席。

惟应洗心者,能使百虑释。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灵隐十咏(其八)翻经台

高台亦荒芜,云气久己寂。

伊人树白业,后来念遗迹。

虫鱼出华言,科斗藏坏壁。

嗟然不可见,风雨日易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