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女

我本朱氏女,住在临川城。

家世事赵氏,业惟食农耕。

五岁父乃死,天复令我盲。

莫知朝与昏,所依母与兄。

母兄日困穷,何以资我身。

一朝闻密言,与盲出东门。

阿母送我出,阿兄抱我行。

不见所向途,但闻风雨声。

行行五里馀,忽有呼兄名。

兄乃弃我走,客前抚我言。

我与赵世亲,复与汝居邻。

闻汝即赴死,扶服到河滨。

我身尽沾濡,不复知我身。

汝但与我归,养汝不记年。

涔涔遵旋路,咽咽还入城。

城中尽惊问,戚促不能言。

望门唤易衣,恐我身致患。

再呼我母来,汝勿忧饥寒。

汝但与盲居,保汝母女全。

我母为之泣,我邻为之叹。

喜我生来归,疑我能再明。

况得与母居,不异吾父存。

我今已十三,温饱两无营。

我母幸康强,不知兄何行。

我母本慈爱,我兄亦艰勤。

所驱病与贫,遂使移中情。

当日不知死,今日岂料生。

我死何足憾,我生何足荣。

所恨天地生,不如主翁仁。

谁能为此德,娄公名起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揭傒斯创作的《临川女》诗,描绘了一位在逆境中成长的女子,她的命运充满了悲苦与希望的交织。诗中的女子出生在临川城一个姓朱的家庭,父亲早逝,她因一场意外而失明,生活陷入了贫困之中。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她被一位名叫娄公的人发现并收养,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

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女子从失明、流离到重见光明的过程,以及她与娄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女子在娄公的照顾下,不仅得到了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慰藉,让她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与仁慈。诗中表达了对娄公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物在特定时期所面临的苦难与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女子的亲身经历,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某些侧面,以及人性中的善良与同情。它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反思,也是对社会公正与人道主义的呼唤。

收录诗词(207)

揭傒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曼硕
  • 号:贞文
  • 籍贯: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
  • 生卒年:1274~1344

相关古诗词

正月十二日寻卢学士船至汉口留诗为别

晴江澹微澜,曳云在层巘。

参差连舫出,散漫群鸥远。

始知遵汉广,遥睇高旆卷。

怀贤每忘贱,临流亦忘蹇。

苍茫景将入,窈眇春犹浅。

新知遽相违,馀悰何由展。

形式: 古风

题王山仲所藏潇湘八景图卷(其五)烟寺晚钟

朝送山僧去,暮唤山僧归。

相唤复相送,山露湿人衣。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题王山仲所藏潇湘八景图卷(其六)洞庭秋月

颢气自澄穆,碧波还荡漾。

应有凌风人,吹笛君山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漾]韵

题王山仲所藏潇湘八景图卷(其七)平沙落雁

天寒关塞远,水落洲渚阔。

已逐夕阳低,还向黄芦没。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