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武公望从人觅酒二首(其二)

春愁满眼久驱除,懒问生涯念及孥。

但得论文留客醉,不妨问字到山居。

寒收冻面应浮蚁,暖入芳腴可泛酥。

便欲呼儿洗杯酌,陶然应许及波馀。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春天的忧愁充满眼底,长久以来都无法驱散,懒得去关心生活琐事,只想念起家人。
只要有谈论学问的机会让客人沉醉,就不妨询问些字句到山中的住所。
寒冷的天气使冻硬的脸庞仿佛有蚂蚁在爬动,温暖的春意让土地变得肥沃,适宜酥油的融化。
我真想叫孩子清洗酒杯斟酒,这样的悠闲自在,应该能延续到傍晚时分。

注释

春愁:春天的忧愁。
久驱除:长久无法驱散。
生涯:生活琐事。
孥:家人。
论文:谈论学问。
留客醉:让客人沉醉。
问字:询问字句。
山居:山中的住所。
冻面:冻硬的脸庞。
浮蚁:仿佛有蚂蚁在爬动。
暖入:温暖的春意。
泛酥:适宜酥油融化。
呼儿:叫孩子。
洗杯酌:清洗酒杯斟酒。
陶然:悠闲自在。
波馀:傍晚时分。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廖行之的诗《和武公望从人觅酒二首(其二)》描绘了春天里诗人的情感与生活状态。首句“春愁满眼久驱除”表达了诗人对春日里无尽的愁绪,尽管尽力排遣,但愁绪依然挥之不去。接下来,“懒问生涯念及孥”写出了诗人心态的慵懒,对日常生活的琐事不再关心,只是挂念着家人。

然而,诗人并未完全沉溺于愁绪,反而在“但得论文留客醉”中找到了乐趣,即通过讨论学问和品酒来款待客人,让友情得以延续。他甚至不介意“问字到山居”,表明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中“寒收冻面应浮蚁,暖入芳腴可泛酥”形象地描述了春寒料峭时酒面上的微小泡沫,以及春暖花开时美酒的醇厚滋味。

最后两句“便欲呼儿洗杯酌,陶然应许及波馀”表达了诗人想要邀请友人畅饮的愉悦心情,期待在余暇时光中共享这份闲适与快乐。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愁绪,又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宋人诗中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451)

廖行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字:天民
  • 号:省斋
  • 籍贯: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
  • 生卒年:1137~1189

相关古诗词

和武公望从人觅酒二首(其一)

野店醪香尚带烟,中山酝久漫经年。

公营恶草安吾分,太白高吟羡子先。

好办一尊常对月,谁能百斛更浮川。

正须浇我谈天口,富贵浮云且任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罗舜举(其一)

岸岸花飞客思浓,拍空烟水与天东。

暮云横岭依依碧,朝日翻波衮衮红。

鸥共忘机元自适,鼍犹鸣鼓定谁攻。

凭栏万里危楼望,愁绝江南一笛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罗舜举三首舜举梦中得腊酒催诗处春幡剪綵时二句足成四韵属余和之(其三)

世无良乐久,骥足谩驱驰。

尚喜心无愧,渠忧人未知。

尘埃浑眯目,魂梦识佳时。

好在张仪舌,男儿讵可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罗舜举三首舜举梦中得腊酒催诗处春幡剪綵时二句足成四韵属余和之(其一)

世态醯鸡舞,尘缘野马驰。

眼中惟俗物,梦里是真知。

綵笔神传夜,春池句得时。

渠侬未应愧,百世与风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