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舟

沧江落日动,宿鸟归故山。

托巢在高木,朝去夕必还。

客舟逐南风,大雪留楚关。

何日扫吾庐,种秫郧溪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黄昏时分,江水泛起波澜,归鸟飞回山的栖息地。
它们把巢筑在高高的树上,早晨离开,傍晚必定归来。
客船顺着南风航行,却被大雪滞留在楚地的关隘。
何时能清扫我的茅屋,在郧溪边种上高粱呢。

注释

沧江:形容江水深青色,显得苍茫。
宿鸟:指夜晚归巢的鸟儿。
故山:指鸟儿的故乡或常栖息的山。
托巢:指鸟儿在树上筑巢。
楚关:古代楚国的关隘,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庐:简陋的房屋,此处指诗人自己的居所。
秫:高粱,一种农作物。
郧溪:可能指某条流经郧县的溪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傍晚的画面。"沧江落日动",寥寥五字便展现出江面夕阳西下,波光粼粼的壮丽景象,暗含着时光流转的感慨。接着,"宿鸟归故山",以归巢的鸟儿象征着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心似箭的情感。

诗人进一步借宿鸟的形象,表达出自己如同鸟儿般渴望回归的心情:"托巢在高木,朝去夕必还",寓意即使在外漂泊,也期待着早日回到那熟悉的家园。然而,现实却是"客舟逐南风,大雪留楚关",诗人乘坐的小船被滞留在寒冷的楚地,大雪封途,无法前行,流露出旅途的艰辛与无奈。

最后两句"何日扫吾庐,种秫郧溪间",诗人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希望能早日结束羁旅生活,在郧溪边的屋舍里,亲手种植高粱,过上宁静悠闲的日子。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安定生活的期盼。

收录诗词(433)

郑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 号:云谷
  • 籍贯:虔化
  • 生卒年:1022——1072

相关古诗词

故人梁天机家岢岚即五台山之南也余驰使云中道出山后跂望不及因成拙句以寄之

君家在山南,我行在山北。

山如碧连城,千里万重隔。

我行君不知,乘冰赴异域。

异域无春风,未晚日先黑。

思君应在家,游衍甘眠食。

复恐为荐书,去谒天子国。

寒云在山头,应见真消息。

我欲讯寒云,云飞攀不得。

我马不行空,如何度山侧。

相望两不知,立马情何极。

形式: 古风

省中画屏芦雁

高堂倾动长江流,黄芦群雁满沧洲。

扫开长安尘土窟,写出江南烟水秋。

两雁斜飞入空阔,四雁顾慕横沙头。

高风拉折苍玉干,芦花雪尽无人收。

赤日飞光不敢近,但觉爽气屏间浮。

尝闻画龙入神变,坐驰云雨天地游。

只恐此雁亦飞去,潇潇万里谁能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秋声

蚯蚓如嘒管,逢时土中鸣。

秋蝉抱枝死,不敢鼓秋声。

听者何无厌,忽如鸣秦筝。

大雨漂九土,旷荡空太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荆江大雪

长鲸戏浪喷沧海,北风吹乾成雪花。

漫空倾下不暂住,三日不见金老鸦。

天工斗巧变物境,玉作荆州十万家。

须臾堆地厚一尺,直疑天漏亡由遮。

白头老柏最崛强,压折铁干纷鬖髿。

竹屋夜倒不知数,但闻走下雷霆车。

南方瘴土本炎热,经腊犹生碧草芽。

忽遭大雪固可怪,冻儿赤立徒悲嗟。

青钱满把不酬价,斗粟重于黄金沙。

此时刺史颇自愧,起望霁景殊无涯。

有民不能为抚养,安用黄堂坐两衙。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