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赵徵士

吴姬手执金叵罗,春风笑面生红涡。

主人留客长夜饮,客拜主人持酒多。

主人沈醉客亦醉,客散扶归主人睡。

残杯冷炙厨头倾,邻家儿有啼饥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的一幅生动的宴饮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与客人之间温馨而略带悲凉的情谊。

首句“吴姬手执金叵罗,春风笑面生红涡”,以“吴姬”这一形象代表宴会中的女性角色,手持金制的酒器,仿佛在春风中绽放的笑容,脸颊上泛起了红晕,营造出一种热烈而欢快的氛围。这里的“红涡”指的是脸颊上的红晕,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因喜悦或羞涩而泛起的红润。

接着,“主人留客长夜饮,客拜主人持酒多”,描述了主人热情款待客人,邀请他们畅饮至深夜。主人不仅亲自为客人斟酒,还多次举杯,显示出其慷慨好客的性格。这种深厚的友情和礼节,让人感受到宴会的温馨与和谐。

“主人沈醉客亦醉,客散扶归主人睡”,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高潮。随着酒意渐浓,主人与客人都沉浸在这份欢乐之中,直至醉倒。宴会结束后,宾客们在主人的搀扶下离开,留下主人独自一人沉睡,这既体现了主人对客人的深厚情谊,也暗示了宴会的尽兴与满足。

最后一句“残杯冷炙厨头倾,邻家儿有啼饥声”,则在欢乐的氛围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宴会结束后,桌上留下的残酒剩菜被倒进厨房,而此时,邻居家的孩子却因饥饿而哭泣。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浪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的现实,以及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欢乐,也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73)

谢应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字:子兰
  • 号:龟巢
  •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95~1392

相关古诗词

养鹤

西邻主人翁,养鹤如养客。

专童供鹤料,稍慢童受责。

试问鹤何好,毛羽喜洁白。

又能舞蹁跹,长鸣振金石。

客有鹤骨清,粹然含素德。

穷居以诗鸣,冷面常菜色。

赋命鹤不如,可为长太息。

形式: 古风

耕隐为萧徵士作

兰陵溪上梅花村,世居齐梁之子孙。

濒溪沃壤足禾黍,教子读书深闭门。

时人笑渠生理拙,渠亦笑人多覆辙。

春来乌犍一犁雨,岁晚黄精三尺雪。

有时独速舞短蓑,饭牛别作耕田歌。

长安车马自尘土,奈尔濯足沧浪何。

君不见苏秦为无田负郭,平生不识耕田乐。

奴颜婢膝谒诸侯,黄金载多祸随作。

君今有田兼有书,夜亲灯火朝犁锄。

只恐一朝富贵逼人去,猿鹤笑人留不住。

形式: 古风

鲜于瑞卿还碧亭

鲜于公子平泉庄,有亭翼然水中央。

天光云影白日静,菱叶荷花清露香。

柳下系船鱼可钓,座中留客酒盈觞。

门前渔浦接洮滆,白鸟飞去烟苍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秦彦明

美人木兰舟,春风挂帆去。

舟轻疾如飞,可喜亦可惧。

浙江多风波,越山暗烟树。

孤月照篷窗,今夜宿何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