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亭夜坐贻开元禅定二道者

暮暮焚香何处宿,西岩一室映疏藤。

光阴难驻迹如客,寒暑不惊心似僧。

高树有风闻夜磬,远山无月见秋灯。

身闲境静日为乐,若问其馀非我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隐逸生活。诗人许浑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洁的情操,在诗中展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暮暮焚香何处宿,西岩一室映疏藤。”这里诗人通过焚香这一仪式感性的行为,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何处宿"暗示了一种游移不定的生活状态,而"西岩一室"则是他选择的栖身之所,这里有着疏藤缠绕,给人以荒废而又自然纯净的感觉。

“光阴难驻迹如客,寒暑不惊心似僧。”诗人将自己比作过客,表明了对世事变迁的超脱态度。"光阴难驨"指的是光线和阴影都在不断变化,这正如世事无常。而"迹如客"则是说这些变化都无法留住,因为它们像行者一样,来去匆匆。"寒暑不惊心似僧"则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不为外界的冷热所动摇,这种心境与佛家修行有相通之处。

“高树有风闻夜磬,远山无月见秋灯。”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高树有风"中传来的是夜晚寺庙中的磬声,给人以清凉脱俗之感。而"远山无月见秋灯"则是说在没有月光的夜晚,只能看到远处山中零星的灯火,这种景象增添了一份寂寞和深邃。

“身闲境静日为乐,若问其馀非我能。”诗人通过自己的体验,告诉我们当下的生活状态是最大的享受。"身闲"意味着身体上的解脱,而"境静"则是心灵的宁静。"日为乐"表达了对每一天平淡而又充实生活的喜悦。而最后一句"若问其馀非我能",则是在说这种超然物外、享受简朴生活的心得,是很难用言语表达清楚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南亭偶题

城下水萦回,潮冲野艇来。

鸟惊山果落,龟泛绿萍开。

白首书千卷,朱颜酒一杯。

南轩自流涕,不是望燕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南海府罢归京口经大庾岭赠张明府

楼船旌旆极天涯,一剑从军两鬓华。

回日眼明河畔草,去时肠断岭头花。

陶诗尽写行过县,张赋初成卧到家。

官满知君有归处,姑苏台上旧烟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南海府罢南康阻浅行侣稍登陆而迈主人燕饯至频暮宿东溪

暗滩水落涨虚沙,滩去秦吴万里赊。

马上折残江北柳,舟中开尽岭南花。

离歌不断如留客,归梦初惊似到家。

山鸟一声人未起,半床春月在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南陵留别段氏兄弟

不知身老大,犹似旧时狂。

为酒游山县,留诗遍草堂。

归期秋未尽,离恨日偏长。

更羡君兄弟,参差雁一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