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龙树寺名流高会图二首(其一)

名士多于鲫,长安望若仙。

缅怀高会日,犹是中兴年。

剪烛谈陈迹,零珠剩小笺。

槐龙如旧识,婀娜晚风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名士云集、谈笑风生的场景,仿佛将读者带入了古代长安的繁华与雅致之中。首句“名士多于鲫”,以“鲫”比喻众多名士,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人才济济的盛况。接着,“长安望若仙”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长安这座城市的赞美之情,仿佛它本身就具有超凡脱俗的魅力。

“缅怀高会日,犹是中兴年”两句,既是对过去名士聚会的美好回忆,也暗含了对那段历史时期国家复兴的感慨。这里“高会”不仅指聚会的盛大,更象征着思想文化的繁荣和国家的强盛。“中兴年”则暗示了那个时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剪烛谈陈迹,零珠剩小笺”描绘了聚会中的情景,名士们在烛光下畅谈往事,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记忆和文字。这里的“陈迹”和“小笺”都充满了时间的痕迹,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文化的传承。

最后,“槐龙如旧识,婀娜晚风前”以槐树和晚风为背景,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和情感,仿佛它们也是聚会的一部分,见证了这段历史的辉煌。槐树在这里象征着长久和不变,而“婀娜晚风前”则营造出一种温柔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让人回味无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文人聚会的温馨与高雅,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珍视。

收录诗词(256)

缪荃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龙树寺名流高会图二首(其二)

卅载重洄溯,名流剩几人。

呕心工著述,屈指半沈沦。

坛坫谁推毂,山河感吐茵。

龙门犹在望,翘首楚江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重至都门

五年重蹋轻红尘,双阙依然日月新。

同辈相逢嗟白发,旧游多半拥朱轮。

久辞台阁憎疏阔,甘向江湖学隐沦。

太息阿连今宿草,池塘风雨倍伤神。

丘园何事学潜夫,谣诼无端似左徒。

末世岂知经术贵,恃才深悔性情粗。

浮沤身世惭今我,神武衣冠感故吾。

廿载玉堂容易度,枉教饱死羡侏儒。

形式: 古风

族弟一元性嗜饮日在醉乡居近港河河畔有田赁与人陶岁取租若干为酒赀一日大醉往陶家索钱至陶侧而踣久不起人视之死矣其人无父母无昆弟无妻子族人议即死所而埋之陶侧噫合刘伯伦郑文渊为一人殆隐于酒者欤作诗以吊之并邀石公同作

日惟宜饮谢义洁,死便埋我刘伯伦。

师心何敢追二子,幕天席地称酒人。

酒人自耕江上田,酒人不负官租钱。

三百六十日中无不醉,往往袒裼街头眠。

自古长春推酒国,岂知此乐有终极。

一梦游仙唤不应,长眠恰在陶家侧。

人生百年亦瞬息,叹老嗟卑究何益。

何如一杯长在手,长星熠熠天无色。

人生长寿只百年,名缰利锁相钩牵。

奄然摆脱去人世,犹胜愁病长淹煎。

但愿骨肉连为土,捖为盆盎杂樽俎。

长头者瓶大腹瓠,饱贮醇醪万万古。

吁嗟乎,名士酒德颂,武将背嵬军。

世间饮者徒纷纷,有日化为酒星上天去,口吐酒气万丈为烟云。

形式: 古风

儗汉末小乐府九首(其一)伉乡俟

自居师保尊,讵肯后党附。

幸哉伉乡侯,不为萧太傅。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