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江边亭阁修禊活动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文人的雅集氛围。开篇“城郭参差,酽寒不放韶光起”,以对比手法描绘出冬去春来的景象,虽仍有寒意,但春天的生机已悄然萌发。接着“伫天尺五月重三,萧瑟犹如此”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时间拉长,营造出一种等待春天到来的急切感。
“人说王家故事。侍耆贤、洛英借拟”两句,引入历史典故,增添文化底蕴,同时暗示了文人聚会的高雅与尊贵。接下来“隐囊纱帽,流水游龙,群贤毕至”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齐聚一堂,畅谈诗文的生动画面,其中“流水游龙”形象地表现了文思如泉涌,才情横溢的景象。
“槛外平原,柳荑暗敛东风细”则转向自然景色的描写,柳枝轻轻摆动,春风轻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朝来爽气扑櫊楹,山色沈空翠”进一步渲染了春天早晨的清新与宁静,山色在晨光中显得格外翠绿,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最后,“谁道春来久矣。问元都、花开尚未。俊游申约,策蹇重看,芦芽垂水”表达了对春天迟来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期待。诗人通过与友人相约再次游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文人雅集的生动刻画,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文人墨客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