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郑元祐为送别贡司业泰甫而作,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许。首句“代祀躬趋黄木湾”描绘了泰甫参与祭祀的庄重场景,可能是在皇家祭祀之地黄木湾。次句“归朝仍缀紫宸班”则赞美他回归朝廷,继续担任重要职务,暗示其地位显赫。
“识高京兆囊封后,道在河汾户屦间”赞扬泰甫的学识深厚,不仅在京兆这样的高位上表现出智慧,更在日常生活中传播道义。接下来,“迎日讲筵瞻凤扆,吁天经术动龙颜”描绘了他在朝堂上讲解经术,连皇帝都被他的学问所打动的情景,显示出其卓越的才学和影响力。
最后两句“异时归窆藏书穴,好在南湖叠嶂山”表达了诗人对泰甫退休后生活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在南湖的山林中度过宁静的时光,继续研究学问,将知识传承下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充分展现了对泰甫的敬重和对其学术生涯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