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云生栋梁间

一片苍梧意,氤氲生栋梁。

下帘山足暗,开户日添光。

偏使衣裘润,能令枕簟凉。

无心伴行雨,何必梦荆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满含苍梧之气的木材,生成了坚实的栋梁。
放下窗帘,山色更显深沉;拉开门户,阳光增添光明。
它让衣物更加湿润,也让竹席床铺清凉。
无需特意追寻雨水,我无需在梦中寻找荆王。

注释

苍梧:古代传说中的神木,象征高大、珍贵的木材。
氤氲:云雾缭绕的样子,形容木材散发出的香气或气息。
栋梁:房屋的主要支撑物,比喻栋梁之材。
下帘:放下窗帘。
开户:打开门户。
偏使:特别使,格外让。
衣裘:衣物,这里指衣服。
枕簟:竹席,夏天用以纳凉的寝具。
行雨:行走的雨,比喻雨水滋润。
荆王:楚国的荆王,这里可能象征着美好的梦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意境深远的居住环境。"一片苍梧意,氤氲生栋梁"表达了云雾缭绕在屋檐之上,营造出一种神秘和超凡脱俗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诗人通过这种环境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状态。

"下帘山足暗,开户日添光"则是在强调室内外光线变化所营造出的氛围。这里的"帘"可能是指窗前或门前的遮阳装置,而"山足"则是指室内深处。在这个环境中,光影变幻,带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温暖的感觉。

接下来的"偏使衣裘润,能令枕簟凉"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享受和赞美。这里的"偏使"意味着恰好、适度,而"衣裘润"则是指室内外部环境所营造出的温润感觉,使得身上的衣物也感受到这份湿润。而"枕簟凉"则是在形容这种生活环境下的睡眠之舒适,"簟"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枕头或床褥。

最后两句"无心伴行雨,何必梦荆王"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这里的"无心"并不意味着没有感情,而是在于对世间纷争不再有所挂念。"伴行雨"可能指的是在雨中散步,或者是雨声成为背景音乐。而"何必梦荆王"则是在表达诗人对古代英雄、帝王之类的历史人物已经没有兴趣,甚至连做梦都不愿意去触碰他们,这种无欲无求的心态,是对前文中所描绘环境的一种心灵上的呼应。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居住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念。这种理想化的居所,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安逸,更是精神世界的宁静所在。

收录诗词(3)

陈希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宰相。早年因精通道学受到唐玄宗器重,历任秘书少监、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门下侍郎,后兼任崇玄馆大学士,封临颍侯。李适之罢相后,被李林甫举荐为宰相,初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升任左相,兼兵部尚书,封颍川郡公,又进封许国公。他任相期间,先后依附李林甫、杨国忠,唯唯诺诺,毫无作为,后罢为太子太师。安史之乱爆发后,被俘,并投降叛军,被授为宰相,两京收复后被朝廷赐死。欧阳修、宋祁在编撰《新唐书》时,将其列入《奸臣传》

  • 籍贯:宋州(今河南商丘)
  • 生卒年:?-758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三月三日

上巳迂龙驾,中流泛羽觞。

酒因朝太子,诗为乐贤王。

锦缆方舟渡,琼筵大乐张。

风摇垂柳色,花发异林香。

野老歌无事,朝臣饮岁芳。

皇情被群物,中外洽恩光。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省试白云起封中

千年泰山顶,云起汉王封。

不作奇峰状,宁分触石容。

为霖虽易得,表圣自难逢。

冉冉排空上,依依叠影重。

素光非曳练,灵贶是从龙。

岂学无心出,东西任所从。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嘲庐山道士

啖肉先生欲上升,黄云踏破紫云崩。

龙腰鹤背无多力,传与麻姑借大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罢却儿女戏,放他花木生。

扫地云黏帚,耕山鸟怕牛。

点入旱云千国仰,力浮尘世一毫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