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黄清老的《天马山》诗,以天马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山中仙境图。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山中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超凡脱俗的氛围。
首句“溪随天马西北行”,以溪流与天马相呼应,既描绘了山间溪流蜿蜒曲折的动态美,也暗示了天马山的地理位置。接下来,“半空忽见莲花生”一句,将视线从地面提升至空中,仿佛在半空中突然发现一朵莲花盛开,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双鸾欲下却飞去,旌旗引入丹霞城”两句,通过双鸾鸟的飞翔与旌旗的引导,进一步渲染了山中仙境的神秘与庄严。随后,“攀萝上到猿啼处,恍然旷坐消百虑”描绘了登山者的经历,从攀爬藤蔓到听到猿猴啼声,最终在山顶得到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千山无人云气深,终日徘徊不能去”表现了山中环境的幽静与神秘,即使是在无人的环境中,云雾缭绕,让人心生留恋。“虚空楼阁时自开,异香忽起三清台”则展示了山中不时显现的奇异景象,以及弥漫的香气,增添了诗作的神秘色彩。
“风吹笑语落天半,疑是神仙跨鹤来”一句,通过风吹起的笑声和话语,让人怀疑是仙人在云端漫步,增加了诗作的神话色彩和浪漫气息。“百花潭上春自照,白鹿呼人猿亦啸”描绘了山中百花潭的美丽景色,以及白鹿与猿猴的和谐共处,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最后,“路迷不敢轻问津,恐有贤人隐耕钓”表达了对山中可能存在的高人隐士的尊敬与好奇。“苍厓九折樵径通,绝顶可见西崆峒”描述了山中崎岖的山路和通往山顶的道路,以及可以远眺的西崆峒山景。“尘心豁然臂欲羽,竦身直上凌天风”则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升华,表达了摆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由与超越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天马山的壮丽景色和超凡脱俗的氛围,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自由和精神超越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