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二十首(其二十)

明月何皎皎,当轩照我怀。

中夜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精神倏飞越,上上从姑台。

台上一月悬,与此同光辉。

敛襟下帘栊,流光暗相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明月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与思绪。首句“明月何皎皎”以明亮的月光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当轩照我怀”一句,将月光与诗人的情感联系起来,暗示月光不仅照亮了外在的环境,也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受。

“中夜不能寐,揽衣起徘徊”描述了诗人难以入眠的情景,他披衣起身,在室内或室外来回走动,似乎在寻找心灵的慰藉。这一举动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某种事物的渴望或思考。

“精神倏飞越,上上从姑台”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思绪如飞鸟般自由地翱翔,甚至达到了一个高远的精神境界。“姑台”可能象征着某种理想之地或精神的归宿,表明诗人在寻求心灵的解脱与超越。

“台上一月悬,与此同光辉”将诗人的思绪与月光相连,月光不仅照亮了物理空间,也映照着诗人的精神世界,两者相互辉映,形成了一种和谐而深邃的意境。

最后,“敛襟下帘栊,流光暗相随”描绘了诗人最终回到室内,放下窗帘,让月光与外界隔绝,但月光的余晖仍然伴随着他,暗示着即使在闭合的空间内,诗人的心灵仍能感受到月光的温暖与指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在寻求精神寄托过程中的复杂情感变化,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一)

处世实大梦,何事更齐之。

蝴蝶为庄周,宁似翩翩时。

容悴缘识转,真性不如兹。

所以觉者心,任运匪复疑。

我有莫逆交,对酒欢相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二)

古人顺天命,采蕨登西山。

善恶疑报施,史氏轻立言。

不患节不高,患不见吾天。

求仁而得仁,圣训谁其传。

形式: 古风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三)

异端塞吾道,人人丧其情。

有酒虽肯饮,亦取达士名。

复有不饮者,拘拘劳我生。

真饮真不饮,宠辱何所惊。

与君结欢好,各依真饮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四)

黄鸟音载好,当春不独飞。

偶然失群侣,嘤嘤声转悲。

盻睐若不定,上下何依依。

精神感同气,尔友遥来归。

性悦遂閒止,此意何时衰。

我愿请天帝,使彼永无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