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二)

古人顺天命,采蕨登西山。

善恶疑报施,史氏轻立言。

不患节不高,患不见吾天。

求仁而得仁,圣训谁其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起元所作的《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探讨了古人顺应天命,追求道德与仁义的主题。诗人通过“古人顺天命,采蕨登西山”这一句,描绘了古人顺应自然规律,追求道德生活的情景。接着,“善恶疑报施,史氏轻立言”表达了对历史记载的怀疑,认为善恶的报应并非总是明确显现,历史的记载可能过于轻率。诗人在此提出了对道德标准的思考,强调了个人内心的道德追求比外在的评价更为重要。

“不患节不高,患不见吾天”一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的看法,即不应过分担忧道德水平的高低,而应担心是否真正理解并实践了天道。最后,“求仁而得仁,圣训谁其传”表达了诗人对于实现仁德的渴望以及对传承圣人教诲的忧虑,体现了对理想人格和道德教育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古代先贤的生活态度为引子,深入探讨了道德修养、历史记载与个人内心世界的关联,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传承问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三)

异端塞吾道,人人丧其情。

有酒虽肯饮,亦取达士名。

复有不饮者,拘拘劳我生。

真饮真不饮,宠辱何所惊。

与君结欢好,各依真饮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四)

黄鸟音载好,当春不独飞。

偶然失群侣,嘤嘤声转悲。

盻睐若不定,上下何依依。

精神感同气,尔友遥来归。

性悦遂閒止,此意何时衰。

我愿请天帝,使彼永无违。

形式: 古风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五)

竟日披群籍,不为众说喧。

问君何能尔,得一斯无偏。

开卷见吾心,开门见青山。

良友时复来,由然相往还。

奇字吾不识,相对常无言。

形式: 古风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六)

圣道千万涂,谁知非与是。

相是更相非,见界永不毁。

醴酒入我唇,甘味却类尔。

何不自见见,高文徒为绮。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