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十首(其十)

弄水清江曲,采薇南山隅。

当吾无事时,此岂不我娱。

乔木好鸟音,天风韵虚徐。

遐心游四海,万里不须臾。

回首古衣冠,荆樊老丘墟。

欲付此中意,归翻虫蠹书。

短生忧不足,此道乐有馀。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清澈的江湾边嬉戏,我在南山脚下采摘野菜。
在我闲暇无事的时候,这难道不是我的乐趣吗?
高大的树木里传来悦耳的鸟鸣,清风轻轻吹过,带来宁静的韵律。
我的心神游遍四海,即使万里之遥,也瞬间即至。
回顾历史,古老的衣冠文物之地,如今已成荆棘和废墟。
我想把这份心情寄托在这里,但回归后,书籍却因虫蛀而残破。
短暂的人生常感不足,然而这种超脱之道,乐趣无穷。

注释

弄水:嬉戏、玩水。
曲:弯曲、角落。
采薇:采摘野菜,代指隐居生活。
娱:娱乐、快乐。
乔木:高大的树木。
虚徐:轻柔、缓慢。
遐心:远游的心思。
衣冠:古代士人的服饰,象征文明。
荆樊:荆棘和樊篱,比喻荒凉或衰败。
虫蠹:虫蛀。
短生:短暂的生命。
乐有馀:乐趣无穷,超出常人感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放言十首(其十)》。诗中,诗人描绘了在清江曲边独自弄水、南山采薇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在无事之时,自然景色与宁静心境给他带来的乐趣。他欣赏着乔木间的好鸟鸣声,感受着天风轻拂,心神悠然地游历四海,仿佛能瞬间跨越万里。然而,当他回首历史,看到古人的衣冠和曾经的繁华荆樊之地如今成为废墟,不禁感慨时光易逝。他想将这份感悟寄托于书籍,却又担心岁月会使这些文字蒙尘。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短暂感到忧虑,但对这种超脱物外的生活态度却感到满足和快乐。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人生哲思,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当下生活的意境,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放言十首(其九)

榨床在东壁,病起绕壁行。

新醅浮白蚁,渴见解朝酲。

小槽垂玉箸,音响有馀清。

疾风春雨作,静夜山泉鸣。

安得朱丝弦,为我写此声。

想知舜南风,正尔可人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放言十首(其八)

月满不踰望,日中为之倾。

天地尚乃尔,万物能久盈。

明德忌晔晔,高才贵冥冥。

忽解扁舟去,怀哉张季鹰。

形式: 古风

放言十首(其七)

蝉声已纾迟,秋日行晼晚。

长年困道路,驱马方更远。

从事常厌烦,归心自如卷。

旨甘良未丰,安得怀息偃。

形式: 古风

放言十首(其六)

黄鹄送黄鹄,中道言别离。

送君不惮远,愁见独归时。

罗网翳稻粱,江湖水瀰瀰。

行行不相见,勉哉冥冥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