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八景并序(其六)聚圣塔

山脊峨然一柱撑,风吹铃铎远闻声。

层檐有级堪跻蹑,诸圣无由识姓名。

千里江山来远近,四时日月漏光明。

风光不减慈恩寺,列俊题名荷宠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山聚圣塔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首句“山脊峨然一柱撑”以雄伟的笔触勾勒出聚圣塔屹立于山脊之上的壮观形象,仿佛一根巨柱支撑着天空,展现出塔的高耸与挺拔。接着,“风吹铃铎远闻声”一句通过风中铃铎的清脆声响,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塔的历史悠久和文化内涵。

“层檐有级堪跻蹑,诸圣无由识姓名”两句,既赞美了塔的建筑结构之精巧,又暗含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敬仰,表达了对那些无法被后人知晓的圣贤的怀念之情。接下来,“千里江山来远近,四时日月漏光明”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的时间与空间之中,感受四季更迭、日月交替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

最后,“风光不减慈恩寺,列俊题名荷宠荣”将聚圣塔与著名的慈恩寺相提并论,不仅突出了聚圣塔在艺术与文化上的价值,也体现了它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影响力。整首诗通过对聚圣塔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深刻而独特的审美体验。

收录诗词(8)

刘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山八景并序(其七)七星石

何年北斗降元精,绝嵿云根似砥平。

品列象形虽地造,安排次舍自天成。

经年不见随杓转,入夜应须伴月明。

我辈几回同眺望,恍疑云汉上参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东山八景并序(其八)五雷坛

何人筑土拥平冈,知是游雷此地藏。

曾鼓乾坤施号令,能驱风雨迅威光。

道人奉法时瞻礼,过客祈灵每谒望。

忽听一声天外动,轰然直在此山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市桥春涨

虹桥历年知几许,桥头趁市人如雨。

三春潦涨从天来,飞湍激漱中流柱。

中流砥柱立不难,岂畏怒浪高如山。

古今豪杰经过此,何人只手回狂澜。

形式: 古风

凤台秋霁

高台峨峨近仙宫,下有翠竹兼梧桐。

相传凤鸟曾此止,一朝凤去台仍空。

大明圣人履天位,岁稔时和群物遂。

休徵毕至无后期,凤兮当应文明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