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贫病知交态,驱驰愧老身。

蓟门深雨雪,淮海暗风尘。

虽有楼船将,能无柱石臣。

会须安反侧,早晚画麒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时事》由元末明初诗人朱希晦所作,表达了对时局动荡、民生疾苦的深切忧虑与感慨。

首句“贫病知交态”,描绘了在贫困与疾病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友情显得尤为珍贵。接着“驱驰愧老身”一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年岁已高,却仍奔波劳碌,内心充满愧疚之情,流露出一种对自我价值的反思和对生活的无奈。

“蓟门深雨雪,淮海暗风尘”两句,以自然景象象征社会环境的恶劣与动荡,蓟门与淮海两地,雨雪连绵,风尘蔽日,不仅描绘出一幅凄凉的画面,也暗示了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

“虽有楼船将,能无柱石臣”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比作需要稳固的船只,将领比作驾驶船只的舵手,而“柱石臣”则比喻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这两句表达了对有能力的将领和忠诚大臣的渴望,希望他们能够稳定局势,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最后,“会须安反侧,早晚画麒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强烈愿望。其中,“画麒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象征,常用来形容帝王或贤臣的功绩被后世铭记,这里寄托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未来的殷切期盼,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179)

朱希晦(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籍贯:温州乐清

相关古诗词

秋兴

月明何处乱啼乌,坐久徒怜永夜徂。

千里关山双雪鬓,百年城郭半烟芜。

穆生谢病先辞楚,张翰知机远忆吴。

衰晚不如归隐好,故山随处且樵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寄周廷石

门外曾无长者车,一身奔走岂安居。

谁怜杜老常为客,我怪洪乔不寄书。

烟色春归杨柳底,雨香红入杏花初。

溪山咫尺风尘隔,却忆情人会面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有所思

虚闻将帅拥彤戈,勇锐谁如马伏波。

几处烽烟连夜急,四郊风雨向秋多。

最怜绝汉歌《黄鹄》,却怪长安餍紫驼。

俯仰乾坤增感慨,悠悠身世定如何。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歌]韵

伤时

流年华发两相催,眼底烟尘郁不开。

太息有人趋玉食,可怜无地筑金台。

城边向晚黄狐立,海外何年白雉来。

万事何如一醉好,且须洗盏酌春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