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兴八首九月初二日,泛舟吴门而作(其八)

长吟坦腹笑逶迤,清浊谁量千顷陂。

马枥可能隤莫齿?鹪栖聊复拣深枝。

班荆地上秋风过,仆表花间日影移。

要勒浯溪须老手,腰间砚削为君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钱谦益创作的《后秋兴八首》中的第八首,作于九月初二日,在吴门泛舟之时。全诗以泛舟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首联“长吟坦腹笑逶迤,清浊谁量千顷陂”开篇即展现了一幅诗人坦然自若、悠然自得的形象,面对人生的起伏和世事的纷扰,他以笑对之,不为所动。接着,诗人以“清浊”比喻人生中的善恶、是非,提出对事物评价的标准不应过于绝对,应有更广阔的视角和包容之心。

颔联“马枥可能隤莫齿?鹪栖聊复拣深枝”运用了两个典故,前句出自《左传》,后句出自《庄子》,通过这两个典故,诗人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无论是马在枥中等待还是鹪鹩在深枝上栖息,都各有其适意之处,人生的选择亦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喜好来定夺。

颈联“班荆地上秋风过,仆表花间日影移”描绘了诗人泛舟时的自然景象,秋风吹过班荆之地,花间的光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些自然景象引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尾联“要勒浯溪须老手,腰间砚削为君垂”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借用浯溪碑刻之事,表达了对历史记载和传承的重视,认为只有老练的手才能写出深刻的历史篇章,同时,诗人也借“腰间砚削”这一细节,暗示自己愿意为历史留下自己的印记,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和历史记录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泛舟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钱谦益作为文人学者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65)

钱谦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字:受之
  • 号:牧斋
  • 籍贯:东涧老
  • 生卒年:1582—1664

相关古诗词

后秋兴八首庚子中秋(其一)

八桂盘根珠树林,蜒烟蛮雨助萧森。

天高星纪连环卫,日入神光起烛阴。

交胫百夷齐举踵,贯胸万国总倾心。

辛勤争似三桑女,欧尽机丝应捣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后秋兴八首庚子中秋(其二)

轩辕丘畔矢欹斜,望尽群山隐翠华。

却喜九隆归日御,谁从三保访星槎。

愿同笮马扶车辇,欲傍旄牛听鼓笳。

清酒一钟拚倒醉,恰如衙探杏园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后秋兴八首庚子中秋(其三)

重华又报日重晖,中路何曾叹式微。

高庙肃将三矢命,定陵快睹五云飞。

即看灵武收京早,转眼亲贤授钺违。

翘首南天频送喜,丹鱼红蟹亦争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后秋兴八首庚子中秋(其四)

破碎山河惜举棋,斜飞一角总堪悲。

可怜纸上楸枰局,便是军前画笏时。

帐殿咨嗟如宿昔,芒鞋奔赴转稽迟。

谁将姑妇中宵语,借箸从容启睿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