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用前韵(其一)

扰扰横开愧儡场,四方传笑国昏荒。

梦鹦终悔临朝武,氏?应编异姓王。

赐剑乍悲吴命短,执戈又吊《楚辞》殇。

赖奸掩贼知难活,殓我良人孰索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的《七用前韵(其一)》。黄遵宪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国家在内忧外患中的困顿与挣扎,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

首联“扰扰横开愧儡场,四方传笑国昏荒。”开篇即揭示出国家在内外交困中如同傀儡一般,无法自主,四面八方传来的笑声中透露出国家的衰败与混乱。这里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将国家的困境与外界的嘲笑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深切忧虑。

颔联“梦鹦终悔临朝武,氏?应编异姓王。”通过典故的引用,暗指历史上的决策失误与权力更迭。梦鹦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位君主的错误决策,临朝武则暗示了权力的滥用或不当使用。氏?应编异姓王则可能是指历史上因权谋而产生的非正统统治者,这里借以表达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以及对权力更迭过程中道德与正义的追求。

颈联“赐剑乍悲吴命短,执戈又吊《楚辞》殇。”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赐剑乍悲吴命短,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位英雄或贤臣因时局所限,英年早逝,令人惋惜。执戈又吊《楚辞》殇,则可能暗指对文化传承与精神寄托的哀悼,通过《楚辞》这一传统文化的载体,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珍视与怀念。

尾联“赖奸掩贼知难活,殓我良人孰索偿?”则直接触及到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对腐败与不公的批判。赖奸掩贼知难活,可能是指在腐败与邪恶势力的掩盖下,正义与良善难以生存。殓我良人孰索偿?则表达了对无辜受害者及其家人的同情与哀思,同时也提出了对公正与正义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历史教训、道德伦理以及社会公正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七用前韵(其二)

落叶秋风怨帝梧,天寒谁为送褰襦?

六宫亦写《零丁贴》,九牧旁观《罔两图》。

列仗黄麾函促送,蒙头毡毳病应苏。

转旋龙驭归何日?恨未前驱手执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八用前韵(其一)

惊天重鼓女娲簧,横逼君弦变履霜。

跪地习闻提冒絮,夺门祸遂起萧墙。

日中倾蜺何无忌,海外医龙竟有方。

闻道八神齐警跸,人间早既唱《堂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八用前韵(其二)

鸾声夹道听欢呼,重睹官仪返上都。

三月麛裘思德化,诸天龙节护曼殊。

中央土复尊黄帝,十等人能冤黑奴。

赖我圣君还我土,人人流涕说康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天津纪乱十二首(其一)

九载妖魔乱,先朝宝训垂。

又逢年厄闰,复演卦重离。

善禁刀能厌,神奸鼎共知。

何三堪辅地,棼乱遂如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