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
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
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
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诗人刘兼的作品,名为《重阳感怀(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事沧桑的深切感慨,以及对故土和亲人的无限留恋。
“重阳不忍上高楼”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即双九节,农历九月初九)之际,不愿意登上高楼,可能是因为登高望远会引起更多的感伤。重阳又称为“重九”,与“久久”谐音,常被用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不舍。
“寒菊年年照暮秋”则描绘了一幅萧瑟秋景,寒菊在秋风中依然坚守,似乎也承载了诗人对于岁月的无力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深情。万叠的山峦如同隔绝了诗人的视线,而内心的乡愁却化作了血肉之泪,流淌不息。
“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则是对景物的描绘,黄色的茅草和红色的落叶都在诉说着一个季节的更替,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
“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则是诗人的自述,他对于返回家乡的愿望始终无法实现,而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步入老年,头发甚至已经被雪霜覆盖,这些都是对时光无情和人生易逝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感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不详
彭寿殇龄共两空,幻泡缘影梦魂中。
缺圆宿会长如月,飘忽浮生疾似风。
修短百年先后定,贤愚千古是非同。
南柯太守知人意,休问陶陶塞上翁。
分飞屈指十三年,菡萏峰前别社莲。
薄宦偶然来左蜀,孤云何事在南燕。
一封瑶简音初达,两处金沙色共圆。
珍重汤休惠佳句,郡斋吟久不成眠。
蹄涔岂信有沧浪,萤火何堪并太阳。
渊奥未曾探禹穴,矜誇便拟越丘墙。
小巫神气终须怯,下里音声必不长。
近日冰壶多晦昧,虎皮羊质也观光。
剑关云栈乱峥嵘,得丧何由险与平。
千载龟城终失守,一堆鬼录漫留名。
季年必不延昏主,薄赏那堪激懦兵。
李特后来多二世,纳降归拟尽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