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入佘山观昭庆三栝松

云间山水称绝奇,简远开豁无不宜。

村村花柳足佳丽,亦有落落蛟龙姿。

新秋晴日照古寺,鸣丝偃盖风离离。

阁前两株疏且瘦,左右拱揖如佳儿。

独怜众草没昙院,不见十尺围桐皮。

稍偏一株在东麓,蓊翳拔起三虬枝。

擎空似欲拿云雨,匝地更与成涟漪。

我闻佳树以地贵,豫章赤水非人为。

云间栝松重昭庆,往往盆盎时见之。

此来得共恣幽赏,山深谷暝何迟迟。

未嗟才大难为用,颇恨地僻稀相知。

摩挲风霜有古意,指点时代多遐思。

东廊一僧最朴野,导我屋角开重篱。

为言秋高八九月,风前落子堪萌滋。

迩来区赋要往役,此事久废从先师。

山中岁月已如此,世上风波纷路岐。

坐成三叹倚石壁,欲别未别空犹夷。

苍髯戟戟老发秃,白云冉冉游丝垂。

此山九峰居第一,谁为姓佘谁所遗。

或云种茶似阳羡,吴歈楚调聊相随。

陆家放鹤还沙际,张季思鲈今水湄。

他日青松能待我,茯苓琥珀总宜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秋日入佘山观昭庆三栝松》描绘了佘山中云间的奇特山水景色,以及古寺、花柳和松树的风貌。诗中通过“云间山水”、“新秋晴日”、“疏且瘦”的松树、“摩挲风霜”等意象,展现出山中秋日的宁静与沧桑。诗人感叹自己才华虽大却难以施展,又遗憾地处偏僻,知音稀少。在与山僧的交谈中,得知秋天是松子萌发的好时节,引发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最后,诗人以青松自比,表达了对佘山深厚的情感,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452)

陆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悠然亭

濠梁有鱼水,庄惠无尔我。

吾犹恨多事,忘言岂不可。

俯仰天地同悠然,鱼忘于水水忘渊。

澄鲜一色月转汉,泼刺数声风起船。

封君本是方叔后,老气盘空薄牛斗。

长啸江湖范蠡书,逃名松菊王弘酒。

庭中潴泉泉上亭,亭外万叠青山青。

有时出云作细雨,此际游小开南溟。

坐来一日当千日,未论他年百四十。

海棠花发春气浓,一片胭脂镜中湿。

形式: 古风

赤壁歌

我闻赤壁乃是曹刘之战场,襟锁巴蜀,喉控荆襄。

丹崖插江几千尺,疑是煆烂半面之昆冈。

下有波涛走万里,上有椒桂森众芳。

紫苔斓斑伏虎豹,红云缥缈游凤凰。

当时烈烈南风发,北岸舟楫灰飞扬。

蛟螭失势易为缚,何奈太白多寒光。

时移运去疾流电,江山如故天苍苍。

平生好奇癖山水,梦寐彷佛徒彷徨。

昔有苏子瞻,来自白玉堂。

扁舟夜载七月凉,月明把酒酹周郎。

英雄多有恨,涕泪徒浪浪。

尔来数百载,胜事不可常。

陶子五月使潇湘,殷勤请戒十日粮。

黄州弭节聊徜徉,须凌绝顶出上方。

翘扶桑兮俯八荒,清风时来声琅琅,为我一诵秋水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子醇雨后陪宿道馆有赠

春灯着花照春雨,窈窕仙宫对床语。

龙池冥冥杂花寒,鱼书雁信多愁绪。

一百五日又已过,二十四桥何处所。

容台美人锦绣肠,能为楚歌歌白苧。

候我明光起草馀,更约城南看花侣。

长安风尘缁素衣,故园魂梦牵春渚。

三军草露白铁袍,五侯宅第黄金炬。

闻鸡起击珊瑚鞭,共慰此身同逆旅。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夜泊真州

前岁泊船真州江,满船明月摇船窗。

今年复向真州住,黄昏待月月欲吐。

明月照人无丑好,来来去去令人老。

一杯船尾得月多,听我试唱真州歌。

真州歌将奈何大,船如屋船船官鹾。

危樯插空飞不入,铁锁钩联密如织。

语音嘈唧了不分,同是经商异南北。

居民大半趋四坝,倡女沿河晚妆罢。

短担双檐唤卖鲜,小舠三桨轻如驾。

连楼夹巷簇簇新,家家许住异乡人。

共道今年生意少,下客折本上客贫。

江南春山叠叠绿,荆楚转运遥联属。

南京供奉日日过,金字黄旗去还续。

君不见文信公,几陷虎口中。

但愿路日通,不怨东西逢逆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