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歌

我闻赤壁乃是曹刘之战场,襟锁巴蜀,喉控荆襄。

丹崖插江几千尺,疑是煆烂半面之昆冈。

下有波涛走万里,上有椒桂森众芳。

紫苔斓斑伏虎豹,红云缥缈游凤凰。

当时烈烈南风发,北岸舟楫灰飞扬。

蛟螭失势易为缚,何奈太白多寒光。

时移运去疾流电,江山如故天苍苍。

平生好奇癖山水,梦寐彷佛徒彷徨。

昔有苏子瞻,来自白玉堂。

扁舟夜载七月凉,月明把酒酹周郎。

英雄多有恨,涕泪徒浪浪。

尔来数百载,胜事不可常。

陶子五月使潇湘,殷勤请戒十日粮。

黄州弭节聊徜徉,须凌绝顶出上方。

翘扶桑兮俯八荒,清风时来声琅琅,为我一诵秋水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赤壁歌》描绘了赤壁战场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沧桑。诗中通过描绘赤壁的地理位置,如“襟锁巴蜀,喉控荆襄”,展现了其战略要冲的地位。接着,诗人运用夸张手法,如“丹崖插江几千尺”、“下有波涛走万里”,形象地刻画了赤壁的险峻与雄浑。

诗人还借自然景象抒发感慨,如“紫苔斓斑伏虎豹,红云缥缈游凤凰”,暗示了赤壁的神秘与壮美。对于历史事件,如“蛟螭失势易为缚,何奈太白多寒光”,暗指曹操败于赤壁的典故,以及“昔有苏子瞻,来自白玉堂”,提及苏轼的赤壁怀古,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历史的追忆,“平生好奇癖山水,梦寐彷佛徒彷徨”,并以陶渊明和苏轼的典故结尾,感叹时光流转,英雄事迹不再,但仍怀揣对美景与历史的向往,希望能登高望远,吟咏“秋水章”。

整体来看,《赤壁歌》是一首融合了历史想象与个人情感的山水怀古诗,展现了诗人对赤壁的独特理解和深情。

收录诗词(1452)

陆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子醇雨后陪宿道馆有赠

春灯着花照春雨,窈窕仙宫对床语。

龙池冥冥杂花寒,鱼书雁信多愁绪。

一百五日又已过,二十四桥何处所。

容台美人锦绣肠,能为楚歌歌白苧。

候我明光起草馀,更约城南看花侣。

长安风尘缁素衣,故园魂梦牵春渚。

三军草露白铁袍,五侯宅第黄金炬。

闻鸡起击珊瑚鞭,共慰此身同逆旅。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夜泊真州

前岁泊船真州江,满船明月摇船窗。

今年复向真州住,黄昏待月月欲吐。

明月照人无丑好,来来去去令人老。

一杯船尾得月多,听我试唱真州歌。

真州歌将奈何大,船如屋船船官鹾。

危樯插空飞不入,铁锁钩联密如织。

语音嘈唧了不分,同是经商异南北。

居民大半趋四坝,倡女沿河晚妆罢。

短担双檐唤卖鲜,小舠三桨轻如驾。

连楼夹巷簇簇新,家家许住异乡人。

共道今年生意少,下客折本上客贫。

江南春山叠叠绿,荆楚转运遥联属。

南京供奉日日过,金字黄旗去还续。

君不见文信公,几陷虎口中。

但愿路日通,不怨东西逢逆风。

形式: 古风

雨后于都司分种红蕉

今日不知来日事,百年枉作万年图。

青青一种芭蕉树,春雨敷荣秋雨枯。

忆昨岁晚雪飞白,都阃门墙映红碧。

依稀记得建阳过,南北东西总为客。

建阳县令薛给事,开尊北堂邀我至。

对花云是美人蕉,不怕风霜逞娇媚。

前月京师附书还,为传给事死谏官。

见花怜花为花恼,万丈雪山毛骨寒。

都司刘郎举武举,每以危言动天子。

螭头豹尾不肯留,独鞚花虬行万里。

万里边庭绝羽书,手种芭蕉三百株。

一宵蹄齧苦不戒,粉碎玉人伤绿珠。

共汝朝来有归兴,细雨沈沈满三径。

携锄斸取旧根荄,且种窗前欹枕听。

形式: 古风

题李蒲汀学士所藏赵千里射熊图

王孙藻思锦绣纹,点染青山萦白云。

避雁霜高锦树出,射熊风劲角弓闻。

似是西原猎场下,公子翩翩齐骋马。

捷如流电气十倍,满弯明月神潇洒。

沙平草浅石径长,左驰右突不可当。

直前一发遂得隽,岂但百步能穿杨。

古来妙传誇绝艺,此幅摩挲今几世。

周诗蔼蔼歌梦祥,汉馆离离是何处。

蒲汀学士人中龙,勘画披图最有工。

致身本在霄汉上,雅兴时落山林中。

武功文事亦素具,细认丹青有奇趣。

尚父曾闻载后车,宣尼尚且供先簿。

试看更兆掌中珠,雄风骏骨头角殊。

他年隔座屏风里,唤取良工拓此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