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二日携家如钱塘二十二日过湖至九里松船步头秦家安泊凡住百日八月还家仲冬题金德恭东园

昔年曾访此林坰,今日重来倍有情。

道在山中人不会,竹风柏日总分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从前我曾来到这片偏远的树林,今天再次来访感触更深。
虽然道理就在这山中,但不是每个人都能领悟,只有竹林的风和柏树的阳光总是清晰可见。

注释

昔年:从前。
曾:曾经。
访:访问,拜访。
此:这。
林坰:偏远的树林。
今日:今天。
重来:再次来访。
倍有情:感触更深,更加深情。
道:道理,哲理。
在:存在。
山中:山里。
人不会:人们不易理解。
竹风:竹林的风。
柏日:柏树下的阳光。
总分明:总是清晰可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旧地的愉悦心情。"昔年曾访此林坰,今日重来倍有情"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珍视,以及与日俱增的情感深厚。"道在山中人不会,竹风柏日总分明"则是说诗人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即使别人不懂得这份清净,但自然界的风物如竹影、松声与日光对诗人的情怀有着特殊的启示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情感,以及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份情感只增不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明朗,即使是在偏远山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

此外,诗中的意境也颇具画面感,将读者带入一个既幽静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空间,让人仿佛能够听见竹风轻拂和松间日光的温暖。

收录诗词(289)

汪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字:叔耕
  • 号:柳塘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55~1227

相关古诗词

戊申六月闻晦庵先生除兵部侍郎

韩范诸公各一时,贤豪久速系安危。

从来功业知难就,未敢先赓庆历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其十)

绕屋桃花可得追,迎门犹有海棠枝。

牡丹未放酴醾小,并入青梅煮酒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其九)

西湖杨柳欲栖乌,遥想溪山似画图。

二月到家寒食近,末梢春境忆西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其八)

白昼春光绿染衣,东风千里挂帆归。

竹篱红白花相映,只听鸡声在翠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