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人远曾经屈沱作歌屈沱者三闾大夫所居楚人谓江之别流为沱云(其二)

诗亡骚乃作,风雅变逾深。

不是忠诚者,安知讽谏心。

花连渔父舍,苔长女媭砧。

纸上多香草,童蒙拾至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朱人远曾经屈沱作歌》中的第二首。屈大均以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人物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屈原的崇敬之情。

“诗亡骚乃作”,开篇即点出诗歌与屈原《离骚》之间的关系,暗示了屈原作品的深远影响。“风雅变逾深”则进一步强调了屈原作品在文学上的革新与深化,以及其对后世文风的影响。“不是忠诚者,安知讽谏心”,通过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屈原忠诚爱国、敢于直言的高尚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当代文人应具备的道德操守的期待。

“花连渔父舍,苔长女媭砧”,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屈原生活场景的想象,同时也隐喻了屈原与民间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独特魅力。

“纸上多香草,童蒙拾至今”,最后两句则以“香草”象征屈原作品中的美好理想和高尚情操,表明这些思想和艺术价值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学习,体现了屈原作品的永恒价值和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深情赞颂,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学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王学士亦经屈沱作诗予复和之(其一)

一从骚圣作,万古楚声多。

怀石知何处,为家在此沱。

地因辞客著,祠羡故人过。

再拜投诗赋,魂来自汨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王学士亦经屈沱作诗予复和之(其二)

吾乡临一水,亦用屈沱名。

伏腊湘累庙,弦歌楚些声。

宗惟南屈盛,辞未使君轻。

家学元骚赋,依依忠爱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剑池作(其一)

闻道阖庐剑,三千泉下藏。

扬精为虎气,逆理是鱼肠。

露滴梧宫冷,烟流鹤涧长。

坟西邻紫玉,山鬼绮罗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剑池作(其二)

白虎君王气,千年隧道中。

精灵归落日,歌舞散秋风。

峡底三泉凿,林间一径通。

数声钟磬响,山鸟暮争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